每個當下都是成功的起跑線
2019-08-14 10:38:10李宣華?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染指流年,韶光莫負。為了不負光陰,我們常常會善意地提醒人,特別是對子女進行說理教育時喜歡說的一句話:“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呀。”可是,我們的起跑線是什么呢?或許,挺著肚子的準媽媽會說,優育要從胎教開始,妊娠期就是起跑線,要讓胎兒在腹中就受到良好的熏陶。如若,此時的你正跨入小學、中學、或是大學的校門,新生第一課,很多班主任可能會循循善誘地告誡莘莘學子們,要珍惜年華,這是你們嶄新的起跑線。 一年四季,春華秋實,人生四季,千姿百態。對于每個生命的個體而言,每個人都是運動員,跑好起跑線尤為重要,但是跑好一條起跑線不夠,跑完了這一賽事,還要備戰下一賽事。換個角度說,沒把握好第一條起跑線,大可不必恐慌,因為還有很多的起跑線在等著你。蓄積能量,做好發力準備,才最為可貴。不能坐享其成,沒有一勞永逸,絕不能因為錯失一次機會,就畫地為牢,悲觀厭世,一蹶不振。 姜淑梅,我仰慕的一位作家文友。她的《亂時候,窮時候》《苦菜花,甘蔗芽》等著作,就擺放在我家書櫥的醒目位置。可是,你知道嗎?這位山東籍的“奶奶級”作家,1937年出生,只讀過幾天書,到花甲之齡時幾乎把孩提時識得的一些字忘了個精光。可是她覺得,只要肯攀登,每個當下都是成功的起跑線。1997年這年,她重新拿起書本學習識字,2012年開始練筆寫作,2013年開始陸續刊發作品。2014年3月,77歲的姜淑梅加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 這樣的例子很多,被稱為“煙草大王”的褚時健,更是其中的一個勵志型人物。 這位大咖級人物的一生可謂起伏跌宕:1928年,出生在云南一個偏遠山村。15歲,父親離世,身為長子的他為了弟弟妹妹上學,默默離開了學堂。離開學堂,并不意味褚時健放棄了努力。1979年,勤勞上進的褚時健出任玉溪卷煙廠廠長。剛接手的這家廠子名不見經傳,甚至可以說奄奄一息。經過他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卷煙廠效益不斷飆升,直至成為亞洲第一的煙草企業。然而時世弄人,在卷煙廠飛黃騰達的鼎盛時期,褚時健陷入了一場大風波,他和妻子女兒一道鋃鐺入獄。75歲那年,褚時健被保外就醫。 人生七十古來稀。但褚時健不服輸。他覺得,成功的起跑線不僅僅屬于年富力強者。出獄后,他和妻子一起承包了2000畝果園。在心愿滿滿中,他再次引起了媒體的關注,因為他種的橙子——褚橙,年利潤超過3000萬元,寫就了他創造的新的傳奇品牌。2014年,86歲的褚時健榮獲由人民網主辦評選的第九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特別致敬人物獎。 說得多好啊,“成功的起跑線不僅僅屬于年富力強者”“每個當下都是成功的起跑線”,讀書如此,創作如此,創業如此,為人處事、品格塑造等等,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就是一條讓我養成勤儉節約習慣的永生難忘的起跑線: 20歲那年,我受命參加預備役某部集訓,挑選入隊的隊員來自各地不同行業的不同崗位。剛到軍營報到那天晚餐,部隊一首長到食堂看望學員,一進食堂大門就發現門口一米多高的塑料桶內,裝滿了當天中午隊員們吃剩的飯菜。他神情肅穆地駐足在塑料桶前,帶隊的連長似乎預感到了什么,箭一般跑到首長面前,立正敬禮,聲如洪鐘:“報告首長,是我沒帶好兵,浪費了糧食。”言畢,他拿起身后洗菜池上放著的一個勺子,舀起一勺桶內即將運走當豬潲用的剩飯菜,三下五除二吃了個精光。見此一幕,幾位排長也飛奔上前,拿勺的拿勺,拿碗的拿碗,舀起桶里的飯菜狼吞虎咽起來。最后,我們這些隊員也一個個沖到了桶邊…… “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是我們的傳家寶,我不管你們過去是怎么表現的,今天的晚餐就是你們全新的開始,是你們傳承好這一傳家寶的新的起跑線!”首長臨走時說下的這句話,如今廿年過去了,我依舊常常想起,很管用,很受益。(李宣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