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厝:吃起“旅游飯” 踏上振興路
2019-08-15 10:31:17肖登超 嚴士冬?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胡厝村市場綜合樓即將完成 在旅游業帶動下,“農家樂”紅火起來 7月27~28日,尤溪縣湯川鄉胡厝村活躍著10多位特殊的客人,他們60多歲了,但是腳步輕盈,意興盎然,在街上邊走邊看,不時發出爽朗笑聲。 “我們是這里的老知青,10年前我們也在這里聚會,那時街上冷冷清清,吃住不便,我們沒有過夜。這一回,到處是游客,吃住玩都在村里,兩天還覺得不夠,變化太大了!”曾參與南溪水庫建設的陳文說到村里的變化,十分興奮。 發展旅游,村民成了店掌柜 胡厝村位于尤溪縣湯川鄉東部,村民1300多人,與福州接壤,海拔高,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過去,因為沒有支柱產業,村民只能外出務工,村財長期是負數,一度被列為市級貧困村。 如何脫貧?幾經討論,村里確定“開發峽谷做成景區、依托景區發展胡厝”的思路,引進旅游公司,開發高洲溪大峽谷,建設“俠天下”景區。 近年來,隨著景區的不斷完善,游客接待量年均超過30萬人次。人流聚集到村里,有效帶動了旅游業態的興起,農家樂、民宿等如雨后村筍出現在這個原本寂寥的山村。 胡厝村的胡玉康、張秀榮夫妻長期在村里經營“康榮飯店”。“以前村里只有我們一家飯店,沒什么生意,2011年我們也放棄了,外出做生意。”胡玉康說。 “2014年村里發展旅游,我們回到村子重開飯店,沒想到生意很紅火。”胡玉康介紹,重新開張的飯店前兩年收入就100多萬元,比原來好太多了,眼下正裝修新的店面,擴大接待量。 村里對村主街進行立面改造,并統一店招,臨街一派熱鬧景象。20多家餐飲、民宿紅紅火火。“過去我們只能外出打工,現在待在家里當老板,就能有不少收入。”胡鳳州也趕上了第一批農家樂的熱潮,成為致富領頭人,去年還當選了村支書,“今年,我又投資建休閑吧、家庭農場、KTV、蛋糕房等,豐富業態,不僅僅停留在簡單吃住上。” 村干部統計,景區營業后,已經有近300人返鄉從事相關產業。“除了餐飲、民宿,景區和農業企業常年用工七八十人外,節假日(農忙時)臨時用工也要七八十人,老年人和婦女們向游客販賣自家生產的農產品,也帶動了農副產品的銷售。”胡鳳州介紹。 村民池秀妹經營了一片獼猴桃園,以前銷售困難,現在除了部分網上銷售、游客采摘,大部分都在景區賣出了好價錢。胡厝村像她這樣的農戶有16家,種植楊梅、黃花梨、黃桃等水果共500多畝。 2018年,村里建檔立卡的最后一批貧困戶7戶19人全部脫貧。胡厝村脫去市級貧困村的帽子,轉而被列為縣鄉村振興試點先行村。 “旅游發展帶來全新機遇,年輕人回家門口就業,孩子管起來了,老人照顧起來了,產業興旺起來了。”鄉黨委書記黃成增說,通過配強班子、豐富文化生活、做大產業等,胡厝村振興正步入快車道。 整合資源,美麗家鄉更靚麗 發展旅游,不僅僅帶動村民吃上“旅游飯”,更盤活了資源,讓胡厝村煥然一新。 景區開發初期,村里獲得征地補償金170萬元,福德州電站的各類補償48萬元。根據協議,南溪水庫、福德州電站及景區每年還將給村里10多萬元的股份和資源使用費,而且景區山場租金每3年都將提高13%。 村集體有了錢,有人建議分了。“鄉村振興要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任重道遠。”村兩委說服村民們,把錢用在刀刃上,從建好家鄉,做優村容村貌入手。 胡厝村緊抓旅游發展契機,積極跑部門,對接項目。2015年以來,村里到景區的2公里多主街道由4米拓寬到6.5米,還安裝100盞路燈;戶戶通工程總計7公里、4.5米寬的長砂石路將160戶村民的家與村道聯通;縣公安局還派駐村經濟工作隊駐村,協助社會管理工作,村內外和諧有序。 “今年7月5日,胡厝到東嶺村的公路通車,有效拉近了俠天下、古溪星河、花天下、中仙銀杏林等景區的距離。”村主任胡玉順介紹,這是與周邊村聯合爭取項目建設旅游路線的成果。其中,胡厝到東嶺村的公路總投資700多萬元,已經通車;總投資2000多萬元的胡厝到洋中長嶺公路,部分通車,到洋中高速口、桂峰景區都更近了。 旅游也激活了特色農業的發展。近年來,胡厝村依靠臻野、海亮等農業企業,規模種植蔬菜,并推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與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旅游+生態農業”新亮點。 縣農業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連續兩年在胡厝村舉行,吸引了不少當地從業者參與。“去年是食用菌培訓,今年是蔬菜培訓,受益匪淺。”臻野農業公司基地負責人廖逢興說,既不愁技術,也不愁銷路,提振了大家發展農業的信心。臻野公司正與胡厝村合作建設果蔬冷藏庫項目,進一步推進土地流轉和農業種植。 眼下,胡厝村占地400平方米的市場綜合樓主體工程正在建設。這棟具有標志性的建筑,不僅能便利村民和游客的貿易活動,而且通過有償出租,預計每年增加村財收入10萬元。 “一河兩岸游步道基本完成;旅游超市、家庭農場、高洲溪漂流等項目有序推進;紅色文化遺址的考察、修復項目初定。”胡玉順細數一個個正在進行的項目說,村里抓產業、抓民生、抓特色,通過環境整治、完善教育醫療等集聚人氣,實現鄉村振興,讓村子宜居宜業更宜游。胡厝村全貌,遠處是高洲溪。(張坤攝) (三明日報尤溪記者站 肖登超 嚴士冬)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