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傳
2019-08-19 11:13:26全幸雅 方煒杭?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8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方煒杭) 在清流縣林畬鄉龍背山上,曾麗紅凝視著眼前的林畬烈士墓,眼眶漸濕。這座烈士墓見證了曾家“一家三烈士”的英勇事跡:當年,曾家僅6口人,就有5人參加革命,分別是曾麗紅的曾祖母官和英、曾祖父曾富良、爺爺曾其應、奶奶謝玉姬、姑姑鐘富金。 1930年初,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回師贛南,途經寧化、清流、明溪等地。“隊伍輾轉來到林畬時,其中一支軍隊就駐扎在我家菜園子旁。”曾麗紅說,“正值盛夏,菜長得特別好。紅軍摘了一些蠶豆,打聽到是我家的菜園子后,送錢上門。曾祖父非常感動,認為紅軍是支好軍隊、是我們百姓的軍隊,主動把家里剩余的糧食送給紅軍,并熱情邀請紅軍來家里住。” 半年后,紅軍離開,當地惡勢力便對與紅軍往來頻繁的村民瘋狂報復。曾氏一家有家不能回,只得在小河邊搭建茅屋風餐露宿。 轉機發生在1931年5月。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為擴大中央根據地,紅軍再次進入寧化、清流一帶,鄉鎮蘇維埃政權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建立,當地婦女會、兒童團、少先隊等各種群眾組織也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 “曾祖父看到希望,義無反顧帶領全家參加紅軍。1932年10月,駐扎在清流的紅軍陸續向江西和武夷山轉移,曾祖母、爺爺、姑姑隨部隊轉戰江西。”曾麗紅說。 “留在林畬的曾祖父、奶奶始終堅持革命斗爭,他們以拾豬菜、砍柴為掩護,參加赤衛隊,當交通員,為紅軍傳遞情報。1934年,曾祖父在執行任務途中慘遭敵軍殺害。而年僅21歲的奶奶為了給紅軍送信,離家50多里,被敵軍抓獲,遭到嚴刑拷打,被剖腹于溫郊溫家山野豬坪。長征前夕,爺爺不幸在瑞金犧牲,曾祖母和姑姑也在那次戰役中與部隊走散,只得沿途靠乞討返回家鄉。”曾麗紅說著,又紅了眼眶。 曾家的革命故事不是特例。據不完全統計,三明全市參加紅軍達3萬多人,紅軍到達陜北后,三明籍紅軍幸存的僅76人。 在林畬烈士墓不到20米處還有一個土墳,那里埋葬著曾麗紅的曾祖母官和英。1957年,經黨組織批準,官和英將同為曾家族人的曾世昌過繼給曾其應。曾世昌生下曾麗紅姊弟三人,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他們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硝煙散去后,閩西兒女接過先輩的革命旗幟,開始新的老區蘇區脫貧攻堅新征程。如今,荒地變成風景區,鄉親們都住進小洋房,過上好日子。 2015年9月,曾麗紅主動擔任清流縣博物館講解工作。她說:“我們可以告別苦難,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我希望盡我的微薄之力,讓革命先烈的精神代代相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