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博士吳哲明:為工業機器人裝“慧眼”的寧化才俊
2019-09-06 10:58:40王長達?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吳哲明是機器人技術和圖像處理研究領域的專家。 博士三劍客:鄒怡蓉、吳哲明、劉佳君(從左到右)。 作為清洛基地科研成果轉化的“技術經紀人”,吳哲明常年在全國各地奔波。 為工業機器人裝“慧眼”的寧化才俊 ——記清華博士吳哲明 ●三明日報記者 王長達 人物名片 吳哲明,寧化人,1985年9月生,2003年考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2007年推薦免試攻讀博士研究生,2011年至201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學者。2016年7月入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簡稱“清洛基地”),現任清研洛陽(清洛基地平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機器人所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授課教師,洛陽理工學院機器人學院客座教授,清華校友三創大賽總復賽評委,洛陽高新區高層次人才,河南省企業創新管理體制增效評價專家。 吳哲明自2007年以來一直從事機器人技術和圖像處理的研究,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4項授權專利,發表10余篇SCI/EI。創建由多位清華博士構成的機器人創業團隊,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天津賽區第一名、全國總決賽優秀團隊獎。其博士課題為檢測機器人,已在三峽水電站實現樣機現場應用。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入職清洛基地后,作為項目負責人拿到世界500強的智能化改造千萬級合同,并申報成功上億級工信部智能制造項目、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和科技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機器人項目。 ? 吳哲明是機器人行業的“大紅人”“大忙人”,前些天剛到河南濟源鋼鐵洽談,又去四川為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做項目,“我們團隊的工作,就是給現在的工業機器人裝上‘眼睛’和‘大腦’,改變其智能化程度不高、應用受限、效率不盡如人意的現狀?!?/p> 吳哲明,寧化人,今年34歲,2015年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畢業。2016年入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簡稱“清洛基地”),與鄒怡蓉、劉佳君、馬濤四位博士共同創建機器人控制與視覺傳感研究所(簡稱“機器人所”),攜手創新攻關,他們研發的機器人系統在定位、檢測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同時,作為清洛基地平臺公司——清研先進制造產業研究院(洛陽)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吳哲明帶領團隊負責對接企業一線需求,推廣研究所技術,天天都在為推動“機器換人”智能制造升級奔忙著。 清華博士潛心機器人技術研發 “選擇研發機器人技術,是我很早就有的夢想?!眳钦苊髡f。 2003年考大學時,他選擇了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因學習成績優異,2007年被推薦免試攻讀博士研究生,細分專業轉向機器人技術和圖像處理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專業知識和研發經驗。2011年至2012年,他在世界排名第4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訪問學者,曾獲評“清華大學光華一等獎學金”,并榮獲“計算機輔助焊接工程國際研討會CAWE2012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獎”“清華大學學生實驗室建設貢獻二等獎”等榮譽。 “實業報國”開啟“中原創新夢” “身為工科畢業生,最大的理想莫過于自己苦心鉆研的成果最終能應用在企業一線,而非僅僅在論文中沉睡。簡單說來,就是學以致用、實業報國?!闭勂饎摌I的選擇,吳哲明這樣說。 2016年,吳哲明接到原清華大學機械系黨委副書記、清洛基地執行主任馬明星的邀請:“哲明,我已經辭掉了黨委副書記的職務,全職到洛陽做一個新型研發機構,有空請你盡快到洛陽來看看?!?/p> 吳哲明馬上訂了機票。一家家企業考察下來,他發現,印象中“宜居、有生活情調”的洛陽居然擁有雄厚的現代制造產業基礎,智能制造升級、機器人應用……這些都是他擅長的領域,他在此大有可為! 人生能有幾回搏!就這樣,他正式入職清洛基地。 那年6月,他帶著自己的《焊接機器智能焊縫跟蹤系統》項目來洛陽參加創業之星大賽,摘得二等獎。此前這個項目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天津賽區第一名,而后參加全國總決賽獲得優秀獎。 “三劍客”給工業機器人裝上“慧眼” 緊隨吳哲明到洛陽創業的,還有老同學——鄒怡蓉、劉佳君博士。 學生時代,他們就是“夢幻組合”:吳哲明擅長機電控制、現場調試,鄒怡蓉專注高端圖像算法開發,劉佳君醉心數學建模、軟件編程,在課題組里三人形成了完美的互補協作關系。 清洛基地成立后,他們辭掉央企、高校工作相約來到洛陽,共同創立機器人所。 在清洛基地,這個團隊被譽為“博士三劍客”。他們突破技術難關,鉆研出一整套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視覺傳感方法,自主研發出免示教機器人系統,用自主路徑規劃替代人工示教編程,為工業機器人裝上“眼睛”和“大腦”,改變當前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應用受限、效率不盡如人意的現狀,使機器人具備了柔性加工能力,實現“機器換人”的目的,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 免示教機器人系統將柔性、高效、準確的視覺傳感與智能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焊接、機器人上下料、產品檢測、激光加工等領域,為智能制造變革注入了新動力。 “技術經紀人”推進“機器換人” 在吳哲明看來,技術成果不能停留在實驗室,能夠真正服務于企業轉型升級才是高新技術的價值所在。在機器人所的技術應用方面,吳哲明帶領團隊,成功促成機器人所與多家大型企業的合作:為中航工業成飛集團定制“無人值守的試樣自動拉伸檢測機器人系統”;與美銳克機器人聯合研發最新一代智能機器人焊接系統;與華中數控聯合攻關機器換人示范線…… 作為清研洛陽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哲明當起“技術經紀人”,為基地諸多技術和科研成果“找對象”。如同“空中飛人”,頻繁考察、四處調研是他的工作常態;穿梭在噪聲大、油污重的車間、廠房,他樂為技術轉化跑腿。在他帶領下,清研洛陽公司累計調研企業600余家,獲取需求735個,服務一拖、軸研所、中船重工、鄭煤機、中航光電、正旭科技、鴻元軸承等河南本地企業項目合同20余項,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愿把好項目對接到三明 身在河洛,吳哲明一直心系故鄉。每年過年回三明寧化,他都要去拜訪寧化一中老校長、數學老師張永福。最近他積極對接三明福特科光電有限公司,為企業的智能化改造出謀劃策,幫助企業提質增效。另外,吳哲明還聯絡著畢業于寧化一中、遍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清華校友,爭取將來能夠通過強強聯合,一起為家鄉引進項目資源?!白詮姴幌ⅲ竦螺d物。清華教會了我們心系國家,感恩回報。無論在哪里工作,都是希望為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無愧于家鄉的哺育和培養?!眳钦苊髡f。 近兩年,國內很多鋼鐵企業加快機器人的應用。在吳哲明接洽下,河南第二大鋼鐵企業濟源鋼鐵已著手采用機器人所開發的機器人系統。“希望有機會把清洛基地的創新資源對接到三明,對接到三鋼這樣的龍頭制造企業,助力三明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