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在線讀報

    牢記囑托做實“四篇文章”建設新時代新三明

    2019-09-20 10:29:35方煒杭 全幸雅?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四大成就老區蘇區美麗蝶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三明老區蘇區人民始終聽黨話、跟黨走,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三明市委書記林興祿深有感觸地說,70年來,三明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就。

    一是脫貧奔小康取得新成就。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三明老區蘇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三醫聯動”醫改經驗在全國推廣,城鄉居民收入2018年分別達到34874元、16581元,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分別增長332倍、296倍。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明持續加大扶貧攻堅力度,被列為國家扶貧改革實驗區,“348”精準扶貧機制在全國推廣,全市3.75萬戶、10.5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經濟總量從1.03億元增加至2353.72億元,增長2273倍。

    交通方面,三明從過去“路隘林深苔滑”,變成全國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形成了“城市有機場、市域有快鐵、縣縣通高速、鎮鎮有干線、村村通客車”的立體交通體系。現在從三明到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到省內福、廈、泉等沿海城市僅需2個多小時。

    二是工業化建設取得新成就。解放初期,三明的工業狀況是“小小三元縣,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聽得見”。新中國建設時期,省委決定在三明建設省級重工業基地,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鋼鐵、水泥、重型卡車等生產企業,形成了鋼鐵與裝備制造、新材料、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四大主導產業,促進三明在經濟增長、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長足進步。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1.0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60.45億元,增長455倍;第二產業增加值由0.06億元增加到1237.9億元,增長2.1萬倍;第三產業增加值由0.23億元增加到841.84億元,增長3707倍,三次產業比重由72.5∶5.6∶21.9調整為11.6∶52.6∶35.8。

    三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7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畫好“山水畫”,做足山水林田文章,通過持續深化林改,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上世紀80年代初推行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實現“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永安洪田村被譽為“中國林改小崗村”;1998年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林業金融創新,在全國首創林權按揭貸款、福林貸等金融產品,實現“林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目前全市林權抵押貸款120.1億元,占全省總量的57%、全國的10%。林產加工、林下經濟、生態旅游等產業加快發展,2018年接待游客3312.6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30.33億元。

    四是精神文明創建取得新成就。上世紀80年代,從解決群眾反映的“臟亂差”問題入手,持續開展“滿意在三明”系列活動,創造了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樣板,連續兩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滿意在三明”聞名全國。

    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老區蘇區加速高質量發展奔小康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紅色底蘊深厚,歷史貢獻突出。

    如何把先烈先輩為之奮斗的事業推進向前,加快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步伐?

    讓犧牲與奉獻變得形象而具體。三明以史實為依據,梳理了“毛澤東在三明蘇區”“一門三烈士”“開國將軍與農夫的故事”“紅軍挑夫”等100個紅色三明故事。

    讓紅色歷史鮮活起來,在市直機關、企業、學校、各縣(市、區)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紅色故事宣講比賽2544場(次),近20萬人(次)受到教育洗禮。受邀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等6個國家部委、央屬企業,以及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等12個省直單位宣講。

    激勵紅色擔當。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紅色文化作為各級黨組織、黨校等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教育廣大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助推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組建工作專班,深入研究對接中央、省里蘇區政策,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支持。今年初以來,三明全市共向上爭取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30.92億元,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稀土產業園建設項目獲國家有關部委支持,全市12個縣(市、區)全部列入國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傳承紅色基因,不忘來路,不忘初心,為老區蘇區加快脫貧奔小康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推進老工業基地“發新枝”再鑄工業新輝煌

    三明先有工業后建城市,由工業而發展、因工業而輝煌。

    林興祿介紹,自1957年開始“小三線”建設,三明已形成11個門類、37個行業的綜合工業體系,鋼產量占全省1/4、載重汽車產量占全省1/5。去年工業總產值4485億元。

    三明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認識到,推進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是關鍵,必須進一步挖掘好工業發展基礎和產業優勢,“著力解決影響創新創業創造的突出體制機制問題,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煥發老工業基地的新活力。

    “一企一策”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三明與三鋼、翔豐華等49家龍頭企業簽訂“一企一策”扶持政策或備忘錄,有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新增建設項目44個、總投資282.9億元,新策劃產業鏈項目30個、總投資123.1億元。今年1—7月,49家龍頭企業完成產值324.9億元、同比增長11.9%,年內預計可新增產值298億元、稅收3.5億元。其中,三鋼是三明工業企業、工業基地的一面旗幟,在資源、市場“兩頭在外”的條件下,去年噸鋼利潤、噸鋼利稅、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全員勞動生產率均居國內鋼鐵企業第一。今年三明圍繞“再造一個新三鋼”目標,與三鋼簽訂“一企一策”扶持政策,從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建設工業旅游園區等方面,支持三鋼成長為千億企業,目前閩光云商項目實現投產,帶動全市批發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3.5%,熱回收焦爐余熱發電工程等項目建成試產。

    “一業一策”培育壯大主導產業——

    出臺支持鋼鐵與裝備制造、新材料、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1—7月鋼鐵與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6%、17.3%,投資分別同比增長41.7%、31.6%,其中新材料同比增長65.4%,年內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可分別達1330億元、135億元、750億元、1550億元。

    真招商招真商,堅持合規又合算,立足新區位、新資源、新消費,瞄準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今年1—7月,全市新增落地1億元以上項目95個、總投資231億元。

    激發企業家活力。表彰10名突出貢獻企業家和41家突出貢獻企業、地方財政貢獻大戶企業,形成全社會尊重優待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實施企業家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從享受保健醫療、人才獎勵金、子女就學等方面優待企業高管人才隊伍。

    打造“中國綠都·最氧三明”讓“高顏值”產生高效益

    論顏值,三明不可謂不高。作為全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三明森林覆蓋率78.14%,空氣、水、土壤質量均居全國前列,負氧離子含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2018年全市人均預期壽命79.61歲,分別比全國、全省高2.61、1.77歲。

    地處閩江源頭的三明,如何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三明牢記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發揮“林深水美人長壽”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以生態產業化補強第三產業短板。

    整合資源爭取支持。整合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行政資源,爭取設立一批國家級、省級醫養、培訓、研學基地。2012年以來全國有1.8萬人次到三明交流培訓醫改工作。

    策劃項目培育業態。把握消費轉型升級機遇,發展康養旅居、生態研學、醫養結合、森林體驗等業態,加快推進大田赤頭坂等7個市級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建設,大田桃源最氧睡眠小鎮獲“中國睡眠康養示范基地”稱號。依托三明第一醫院優質資源,策劃生態新城培訓研學醫養結合項目,積極打造國家級慢性病康復療養和研學基地,探索城市型健康特色小鎮建設新模式。

    協同推進拓展市場。編制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總體規劃,與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首都醫學科技大學宣武醫院等單位對接,合力推動森林康養與健康、培訓、研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依托林博會舉辦森林康養論壇,申辦全國性森林康養年會。積極推進“互聯網+森林康養”發展模式,拓展消費市場。

    提升“滿意在三明”品牌讓新三明幸福滿滿

    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源于三明,上世紀80年代,三明從解決群眾反映的“臟亂差”問題入手,全面開展“滿意在三明”活動,當好產業發展總后勤、市民生活總后勤,“滿意在三明”成為三明最知名的城市名片。

    進入新時代,三明繼續堅持為民惠民、共建共享,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再提升。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落到實處。

    加快補齊教育短板。調整優化市區教育布局,出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14條措施,以應急工程方式,加快11個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

    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制定老舊小區整治提升規劃和年度計劃,抓好11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工程,推進柴火間拆除、加裝電梯、拆墻透綠、小區綠化美化等,加強基礎設施管養、物業管理,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解決城市“臟亂差”問題。開展停車難、農貿市場整治難等城市管理“五難”問題治理攻堅行動,加快市區58條背街小巷、徐碧街道舊城改造等城中村改造提升,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垃圾等環境整治,不斷提升市容市貌。

    抓好城市相對貧困人口解困工作。在“兩區”開展城市困難家庭精準幫扶試點,探索形成城市困難家庭“347”幫扶工作機制,幫助450戶、642人實現增收脫困。

    養成市民行為規范。落實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臟亂差、不文明現象等問題,通過政務公開、媒體曝光、與個人征信體系掛鉤等方式進行監督,讓講文明、守規則、有秩序成為社會風尚。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升中國“志愿之城”試點建設水平,研究制定志愿者禮遇辦法,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

    發動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建成“e三明”政務服務平臺,連接醫保、社保、公積金辦理等51項便民服務,開通教育學歷證明等21項全程網辦事項,下個月擬再上線15項。同時,開通“隨手拍”,讓“群眾隨手拍,政府趕緊辦”,注冊用戶超過40萬,受理辦結群眾反映事項2萬余件,讓群眾成為城鄉治理的主人翁。

    1  2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本網原創
    更多>>要聞
    • 新聞圖片
    • 論壇熱圖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把女人c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亚洲欧美4444kkkk| 99精品在线视频|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欧美极度极品另类|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5卡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bbbbbxxxxx| 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538精品视频| 看成年女人免费午夜视频| 好男人影视在线WWW官网|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播放网| 国产精品28p|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6080手机理论三级理论|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 久草网在线视频| 蝌蚪视频app下载安装无限看丝瓜苏| 成年人视频网址|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