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位“7781人”故地重游 他們的奮斗故事讓人熱淚盈眶
2019-10-16 15:24:55葉斌 葉日增?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東南網三明10月16日訊(通訊員 葉日增 葉斌)近日,三明市明溪縣龍湖村迎來了一批熟悉而又陌生的客人。此次前來,他們不為游山玩水,不為采風創作,只為結合當前如火如荼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走當年創業奮斗熱土,追尋初心足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原“福建省7781廠”職工。 “7781廠”曾經是電子工業部22個半導工業的骨干企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國防工廠,于1969年8月1日在明溪縣雪峰公社連厝村建成,1987年與廈門其它公司合資遷出,前后有著18年的辦廠歷史。這18年,是從無到有的18年,這18年,是砥礪奮進的18年。 據了解,當時全廠首批職工共有440人,不同于其它企業,這是一個特殊的團體,人員全部從部隊、省委大院等內部招收。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就在大多數人還處于青澀懵懂的舞勺之年,他們毅然響應黨和國家號召,秉承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將青春毫無保留地獻給明溪這片土地。 活動現場,昔日的“老戰友”互道問候,一齊走在曾經奉獻過的土地,看著曾經奮斗過的車間,不時拿出相機拍照留念,用手感受這里的每一寸余溫。此刻,歲月早已漸行漸遠,往事卻徐徐而來,大家追憶崢嶸歲月,感慨萬千。 “7781廠”建立和發展的18年,正值我國半導體和國防工業的起步發展階段。那時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后,而且受到國際技術封鎖,條件極其艱難,是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志青年懷著對祖國的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半導體和國防工業。在這18年的發展歷程中,“7781廠”得到過眾多科學家的支持,其中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來廠指導優選法的運用,著名半導體專家林蘭英為“7781廠”的發展出謀獻策。 而“7781人”則是一個不負使命、滿載榮耀的光榮團體,從中出來的很多人都特別能吃苦。在那個封閉的年代,他們自力更生,生產的晶體管上了人造衛星,裝進了部隊的小八一電臺,受過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國防科工委聯合發來的賀電......18年如白駒過隙、短暫渺小,但“7781人”用無數個默默拼搏的日夜,讓這18年變得厚重不凡。 五十年櫛風沐雨,“7781廠”見證了我國半導體和國防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史。盡管如今坐落在明溪的這座舊廠址已是一座“空城”,歲月斑駁了墻體,雜草布滿了外延,不復當年全情投入的生產盛況,但“7781人”永遠向黨的初心依舊不改,“7781”蘊含的無悔奉獻精神,依舊讓人熱淚盈眶。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