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故里:讓武術“活”起來
2019-11-13 10:11:08 嚴士冬 陳 杰?來源:三明日報 愛好者表演太極拳。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愛好者表演太極拳。 三明尤溪記者站 嚴士冬 陳 杰 文/圖 11月2日,2019年福建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武術項目聯賽(北區)在三明市體育館開幕。開幕式上,參加展演的青少年醒獅隊,伴隨威武的音樂,靈動跳躍,豪氣十足,贏得了陣陣喝彩。這是尤溪縣武術協會醒獅隊,展示著尤溪武術的新朝氣。 尤溪縣武術傳統源遠流長,有著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民間歷來流行舞龍、舞獅、太極拳、地方拳等群眾性體育活動。多年來,伴隨著武術傳承市場化,尤溪縣涌現出一些武術俱樂部,掀起了一場民間“武術熱”。 多元武術 滿足需求 尤溪縣武術協會醒獅隊的隊員來自紫陽閣武術館和尚武國術搏擊俱樂部,他們是尤溪縣市場化運作較成功的武館。 “我們俱樂部現在有穩定的學員30多人,3名助教,主要練習散打,兼學傳統武術套路和舞獅。”尤溪尚武國術搏擊俱樂部負責人余志棕介紹,武術散打兼具文化與體育的雙重基因,既能鍛煉身體,又可以防身,越來越受到大家喜歡,今年9月還在尤溪西城開了分館。 尚武國術搏擊俱樂部起初并不順利。2007年,余志棕從福州國防教育學校畢業后回到尤溪,第二年就辦了一家散打健身館,但因缺乏經驗、招不到學生等原因,健身館僅維持了半年。 “當時大家對武術,特別是散打的認識還比較少,所以招生特別困難?!庇嘀咀鼗貞浀?,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他并沒有氣餒,2009年又創辦了尚武國術搏擊俱樂部。 因為沒有場地、沒有穩定的學生,余志棕把俱樂部變成一項長期堅持的副業。他到尤溪校外活動中心上武術課、老兵山莊夏令營當拓展教練等,慢慢挖掘武術苗子。不少喜歡武術的孩子,跟著他開始了長期的訓練。 近幾年,隨著全民健身意識增強,以及武術被列入中考選考項目等,尤溪的習武氛圍日漸濃厚。因為長期堅持武術教學,余志棕也慢慢積攢了名氣,2017年,他租下場地,俱樂部重新走上正軌。 “散打是武術的一個表現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手段,在小學階段我們一般只教拳法和腿法?!庇嘀咀亟榻B,俱樂部崇文尚武,講究武德教育,孩子首要學習的是言行舉止,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周末,俱樂部安排學員早上7時晨跑,上學時把晨跑換成晨讀,到了暑假就開展每周5天的集中訓練。“我們用打卡的形式,讓學員把晨讀視頻發到微信群,為的是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庇嘀咀卣f。 “孩子習武后變化很大,養成了自律自覺的習慣,性格也很樂觀?!敝茼y維的媽媽說,上幼兒園時孩子從校外中心接觸武術后就很想學,直到上二年級余教練才讓他正式學習武術散打。去年,周韞維等4個孩子在魅力中國行大型電視展演系列活動中還獲得表演類武術項目銀獎。 談及尤溪縣打造一支高質量、能走出去的武術隊伍,不得不提少體校武術隊。 2013年,廖貽丹創辦了紫陽閣武術館,專心培養青少年武術學員。2015年,他被聘為尤溪縣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武術隊教練。4年里,廖貽丹積極帶領尤溪籍隊員參加各項賽事,隊員從建隊初期的12名增加到50余名,參賽主力隊員十幾名,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的武術比賽摘金奪銀。 “為了配合賽事要求,今年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器械、槍、棍、拳等項目?!绷钨O丹告訴記者,這次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武術項目聯賽上,尤溪少體校紫陽閣武術館的學員取得3個金獎、5個銀獎、5個銅獎的好成績,再次用實戰證明了自己。 為了進一步傳承武術,2017年底,尤溪縣的武術愛好者自發成立了縣武術協會,吸收多家機構為會員單位,目前有成員30余人,專業主教練7人。大家各自帶隊,又凝聚傳承共識,互相交流促進。 在尤溪縣武術協會牽頭下,去年,尚武國術搏擊俱樂部與紫陽閣武術館組成尤溪縣武術協會醒獅隊,培養青少年舞獅人才,弘揚舞獅文化。目前,醒獅隊有隊員19名,多次參加各類活動、開幕式表演、商業演出等。 “有了武術基礎,舞獅也學得快,這個項目不僅有利于傳承傳統習俗,也讓更多人通過醒獅隊的表演了解我們俱樂部?!庇嘀咀卣f,為了更好地傳承,他還創新教育方式,在舞獅中加入“鬼步舞”和醉步等,增加新鮮感。 為傳承多方發力 據《尤溪縣志》《中仙鄉志》《池田鄉志》等記載,清初,泉州少林武術的太極拳、鶴拳、猴拳就開始傳入尤溪縣并一度形成“熱潮”。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武術卻面臨傳承青黃不接、后繼無人等困境。如何讓傳統武術在新時期得到傳承? “傳統武術中,太極拳的傳承面最廣、最受歡迎?!庇认h武術協會副會長、縣太極緣隊教練劉玉珠介紹,目前自己帶了二三十名學生,其中最小的才13歲。今年,他兩次帶領學生參賽,9月底帶領尤溪縣道協太極文化傳授中心的會員參加寧化第二屆客家武術大賽獲9個金獎及多個銀獎、銅獎;11月初,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武術項目聯賽(北區)中,學生黃樹夫獲得男子CD組24式太極拳金獎第一名,成為參加總決賽隊員。 劉玉珠還是縣老年大學太極拳班的一名教師。縣老年大學太極拳學會現有會員167人。今年,縣老年大學太極拳秋季共有19個班級,學員人數達395名,是縣發展太極拳的重要陣地。每天他(她)們都在縣體育場、公園、廣場的晨練隊伍中習練,已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 “武術協會成立,是希望傳統武術能進一步發揚光大,但除了太極拳,三戰拳、齊眉棍、九節鞭等其他傳統武術傳承就困難得多了?!庇认h武術協會常務副會長郭幼川今年66歲,他幼年就酷愛傳統武術,四方走訪,拜師學藝,從警察崗位退休后始終致力于武術傳承。 郭幼川平時幾乎是公益性質的教學,他希望找到真正合適練習傳統武術的新一代,傳承傳統武術,他說:“現在周末,幾個俱樂部的學員都會跟我練習傳統武術的拳法套路,希望這種方式能讓他們多接觸傳統武術?!?/p> “我也希望從中挖掘‘苗子’,為傳統武術傳承做好準備。收徒要以武德為重、以德修武、以武助人,好斗之人不能教?!边@是郭幼川的教育理念和宗旨,因此他堅持嚴格選人,并表示帶了一些學員,但算上自己的徒弟不超過15人。 除了言傳身教外,郭幼川還通過文字、配圖等記載自己掌握的拳術項目及套路,避免傳統拳術消失。在郭幼川筆下,一個個練拳的小人躍然紙上,他通過手繪拳法、圖譜,目前共整理出拳法30多套。 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好理解學習傳統武術,在日常教學時,他利用自己掌握的拳法結合瑯瑯上口的詩句為孩子編排出“技擊拳操”等,拳法變得更有趣、生動,讓孩子們能更牢記拳術套路,增加對拳法的興趣。 “傳統武術不僅需要言傳,更需要身教,希望自己整理出的拳法能帶著這些孩子們練下去,這樣傳統武術才不會面臨失傳?!惫状ㄕf,雖然面臨著資金不足等問題,但縣武術協會將努力讓更多傳統武術、特色拳種技藝重新煥發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