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這是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您學會了嗎?” 4月29日,在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樂齡家園里,來自三元區紅十字會的黨員干部給在場老人培訓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心肺復蘇的操作。 “通過普及健康知識,能有效應對突發狀況,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三元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施海英這樣說。 在每月一次開展的“文明實踐日·黨員帶頭行”主題活動當中,三元區的黨員干部,下沉群眾居所,上門服務群眾,營造出了熱烈而濃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氛圍。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能做什么?為了解決文明實踐面臨的首要問題,讓文明實踐服務不流于形式,三元區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建設和諧文明之城、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要求,創新開展處級領導“大愛三明·周末夜談會”主題實踐活動,由區主要領導帶頭,深入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最前沿,重點聚焦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同大家“零距離”“面對面”,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和建議,明晰每月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的重點,有效推進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解決,確保真正將貼心的服務送達群眾的心坎。 “優化機制、創新載體、釋放活力,確保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三元區文明辦主任肖俊杰介紹,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以常態長效文明創建工作為抓手,三元區文明委常態化開展每月黨員干部“文明實踐日·黨員帶頭行”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打通宣傳、關心、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引領激發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創建與基層治理新格局。 聚焦群眾需求,依托志愿三明平臺,三元區化零為整,突破不同部門各自為戰的界限,將黨員干部分區域組織為便民利民志愿服務隊,以集體服務、分散服務相結合的形式,積極開展各類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黨員志愿者入社區為群眾義務剪發 自今年1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以來,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轄區村、社區先后開展了清潔家園環境整治、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宣傳、無疫小區建設、走訪配合社區及有關部門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文明勸導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們或認真清理小區衛生死角;或拿著宣傳單,向居民普及相關安全知識;或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勸導;又或是開展愛心義剪、義診,為老年人帶來暖心服務……便利的服務、和諧的氛圍,讓文明外化為人與環境和諧風景線,讓文明觀念傳遞到群眾心中。 愛心傳遞,文明綻放 “這里還有些落葉,我也來一起掃。”看著一群忙碌的“紅馬甲”,家住白沙街道東霞社區的丁阿姨也操起掃把,加入到了清潔家園衛生的隊伍中……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各個村、社區的群眾紛紛行動起來,以滴水之勢匯聚到文明創建的汪洋大海中,共同營造起文明、健康、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 今年來,三元區共組織140余家單位、1200余人次黨員干部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當中,共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76場次,發放文明宣傳倡議書2萬余份。 群眾的需求是什么,文明實踐就做什么,在持續實踐當中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居民文明素養得到了源源不斷的提升。通過如火如荼的文明實踐活動,三元區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取得實效。 來源:三元之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