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荊東福興堂,位于沙溪七里潭上游,荊東學生街路口、205國道旁,始建于宋中葉,乾隆念八年(1763年)重建,距今已240多年,歷史悠久,有較高歷史文物價值。 福興堂正門。三明市社科聯(lián)供圖 主體建筑由前空坪、山門、廊屋、天井、上堂、邊廂組成,坐北朝南,癸向丁,左右兩旁有威靈廟與白馬尊王廟,整個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26平方米。 福興堂為歇山式建筑,五架梁,面闊五開間,磚鋪地面,年代久遠漸破損。正梁上方有毛筆楷書曰:“皇清乾隆念八年癸未癸亥月庚子日已卯時”。堂內(nèi)保存有清代磚雕、木雕瑞獸與吉祥物等,主奉觀音菩薩,并奉五谷真仙、五顯仙姑、土地公、伏虎佛等,是荊東唯一較為完整古廟,成為各路神仙云集之地。 荊東威靈廟,供奉著太保侯王。福建太保侯王民間信仰,主要集中在三明永安、三元、梅列、沙縣、尤溪、將樂,以及南平、福州、泉州一帶。沙縣南陽、池滄、八捺橋有三處太保候王祖廟或遺址,它們的歷史都在千年以上;在三明紅印山,幾經(jīng)遷移,也保存著一座明代太保侯王古寺廟。其他如三元圓通寺、列東、列西、永安、尤溪、南平、福州等地,也都保存著數(shù)量眾多的太保侯王廟,供奉著“太保侯王”神像。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太保侯王遇難日,各地信眾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草、吃烙巴,舉行游神等各種各樣民俗活動。 白馬尊王,又稱白馬大王。永安、三元、沙縣等地均建有“白馬尊王廟”,荊東“白馬尊王廟”供奉著一尊白馬將軍像?!鞍遵R尊王”原型,據(jù)“荊東村志”記載,是來自閩越國時代的王郢第三子。白馬尊王是位水神,受到當?shù)匕傩漳ぐ?。每年端午?jié)舉行龍舟活動“七里潭的擂鼓聲”喧天動地時,老百姓都會到白馬尊王神前許愿,保佑下河劃船的子弟們平安順利。龍舟起水后,再還愿,答謝白馬尊王的保佑。 福地祥云,興堂麗日;光照萬戶,雨潤千家。荊東福興堂朱紅綠白,莊嚴樸素,堪稱是一處集祈福、觀瞻、修心、養(yǎng)性、休閑之勝地。 (作者:鄧應(yīng)暉、林日上)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