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4日訊(通訊員 錢超)“倉廩實而知禮節”。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加快三明發展是當務之急,三明市政協責無旁貸地扛起協商議政、凝聚共識的使命擔當。 齊心協力為全市經濟發展建言獻計。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市政協委員就“做好‘綠色+’文章,發展壯大綠色經濟”“用好用足國家扶持政策,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等課題開展常委會專題協商,黨政主要領導與委員、專家、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共商綠色經濟與老區蘇區發展之策。 “爭當投資三明、興業三明的宣傳員,招商引資、攻堅克難的實干家,重商親商、愛商護商的促進者。”這是今年春節,三明市政協向全體委員發出的倡議,其目的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開門穩”“開門紅”工作部署,發揮政協委員在招商引資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堅戰役。 伴隨著招商工作推進會吹響的沖鋒號角,一系列走訪對接、“新春走基層覓商機”考察和特色招商活動,如火如荼展開。截至5月底,全市政協系統共召開招商引資座談會、推介會114場;走訪企業1125家次,策劃對接項目165個,計劃總投資564.19億元。鋰離子電池及電池組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的成功引進和建設投產,彰顯了三明政協人的擔當與作為。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圍繞“加強城市社區治理”“落實《三明市公共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課題,組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通過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得到反映和解決。 找準政協履職與文明創建的融合點。“《民法典》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宗教界興辦慈善事業”,這些重點課題通過市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深入調研,許多具有真知灼見的建議意見,得到黨委政府采納吸收。 今年以來,三明市政協結合年度工作重點,抓好業務工作與文明創建相融合,形成具有政協機關特點的90項文明創建工作安排,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三明中心血站建設、“總校制”辦學改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專題協商、調研視察正有序開展,實現資政建言與文明和諧的雙提升、雙促進。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