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林生鐘 文/圖 “蘇美嬌是大田縣均溪鎮殘疾人聯絡員,她十多年如一日在用心服務殘疾人,在2021年12月被三明市殘聯評為‘最美聯絡員’。”7月4日,大田縣殘疾人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永排介紹。 服務他人不懈怠 1978年,蘇美嬌出生在大田縣東風農場。3歲時,因生病發燒治療不及時,引起小兒麻痹癥,致使右下肢殘疾。成年后,她在縣城的南湖針織廠做縫紉工,月收入2000余元。 2007年9月,縣殘聯為更好地服務殘疾人,首批招聘4名鄉鎮殘疾人聯絡員,單位給予繳納社保和醫保。 “我也是殘疾人,殘疾人都不容易,我更知道大家最需要什么,懂得他們的心理和需求,這份工作交給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蘇美嬌應聘后,被分配到全縣人口最多的均溪鎮工作。 均溪鎮現有各類殘疾人2000多人,分散居住在城鄉各個角落。為了全面了解轄區內殘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蘇美嬌拖著行動不太方便的腿腳,每天出入在村和社區之間,入戶收集資料。她建立了殘疾人個人臺賬,把每個人的基本信息、殘疾程度、生活情況等,都努力做得底數清和情況明。 “路上小心車輛。”“有空再來坐坐。”“我送你到路口吧。”……蘇美嬌工作用心、用情,得到了殘疾人朋友的認可,大家對待她像親人一樣親切。 真情幫扶人人夸 “她真的幫我解決了很多難題,是我們殘疾人的貼心朋友。”均溪鎮南街社區的鄭某珠每次提起蘇美嬌,忍不住夸贊。 鄭某珠肢體一級殘疾,起居不方便,長期坐輪椅。2021年5月13日,蘇美嬌在入戶時了解到鄭某珠的實際困難,立即替她向上級申請享受居家托養、無障礙改造、輔具適配等助殘惠殘政策。縣殘聯在收到蘇美嬌報送上來的相關材料后,組織人員到現場調查核實。一個月后,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工作人員上門為鄭某珠家里安裝了無障礙設施。從此,她在家里定期有工作人員上門幫扶照料,提高了生活的品質。 “謝謝你把這么好的政策送到我們家來,讓我們住上了敞亮的新房,圓了夢想。”家住均溪鎮太山崎村的吳某梅是一戶多殘家庭,她和兒子都是智力二級殘疾,無固定收入,原本居住在一間破舊的老祖房里。2016年6月,蘇美嬌在走訪中了解到吳某梅的困難,為她申請了殘疾人“造福工程”項目。2017年1月,吳某梅住上了夢寐以求的新房,她的家人拉著蘇美嬌的手連聲道謝。 自豪我是聯絡員 “還好有你的幫助,不然我們就要失去了就業機會。”3月16日,轄區的林大妹等13位殘疾人,在蘇美嬌的幫助下順利找到了工作,到服裝廠和紙袋廠上班。看著實現了就業的殘疾人朋友臉上露出的笑容,蘇美嬌說為自己能夠當好一名聯絡員而自豪。 蘇美嬌介紹,殘疾人是個特殊困難的群體,殘疾人的就業創業是激發殘疾人內生動力的重要途徑。面對殘疾人的就業難題,她利用殘疾人就業招聘會平臺,積極為住在村和社區里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牽線搭橋,盡自己的能力努力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 2021年5月,當她了解到玉田村民潘某娟想開一個兒童城堡時,積極幫助聯系廠家,協調溝通場地,為她申請創業扶持資金。潘某娟幼時因病失聰,和丈夫都是聾啞人。當年8月,潘某娟夫妻的兒童城堡在兒童公園開起來了,成了縣城最大的兒童城堡,生意十分紅火。同時,潘某娟也成了殘疾人中的致富能手,錢袋子鼓了,生活好了,也更加自信了。 “把殘疾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辦好事,做實事,才對得起‘最美聯絡員’的稱號,才能得到殘疾人的支持與認可。”受到市里的表彰后,蘇美嬌對殘疾人的工作更加熱心,想殘疾人之所想,解殘疾人之所急,用心用情服務殘疾人。 蘇美嬌在2000年結婚,生育有兩個子女,女兒今年在南昌大學讀大二,4歲的兒子上了幼兒園小班。她高興地告訴筆者,自己的丈夫是東風農場干部,一家人在縣城買了經濟適用房,政府關懷照顧優先安排的。 “現在,全縣共有殘疾人聯絡員21名,全部為縣聘鎮用,服務殘疾人。”蘇美嬌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報名參加了福建人文學院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學習,2012年7月獲得大專畢業證書,所有的學費由縣殘聯全額報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