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2日訊(通訊員 林銘水 鄭偉琴 黃艷平)“現在這條水渠修好了,徹底解決了村里的農田灌溉問題,獼猴桃基地再也不會因強降雨被淹,今后我們村農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感謝政府給們辦了一件大實事。”7月21日,在得知洞上水渠驗收投入使用,三明市明溪縣城關鄉羅翠村的村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5月18日晚,三明市政協主席宋志強參加城關鄉羅翠村居民夜談會,會上,部分村民反映羅翠村洞上水渠因道路施工、林業砍伐等因素造成淤泥較多,且多處破損嚴重影響農田灌溉。因此,修復水渠成了村民心頭熱切期盼解決的急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把群眾心里的“煩心渠”變成“連心渠”,市政協積極協調幫助爭取2022年度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20萬元。縣、鄉、村三級聯動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第一時間到現場查看情況、進行項目設計、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目前,該項目完成招投標工作,正在進行水渠修繕施工,項目完工后將徹底改善村里300多畝農田的灌溉問題。 5月25日晚,明溪縣領導吳洲、傅永強等分別參加王橋村、上坊村的居民夜談會,群眾在會上提出王橋村高速棄土場砂石流入農田水渠、南山小組戶籍適齡兒童在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就近入園入學,就讀縣實小和第一幼兒園等問題。會后,鄉、村兩級立刻與縣直相關部門積極溝通,找政策、找項目、找資金,很快確定了葉厝坑莆炎高速棄土場砂石農田水渠淤泥清理項目,并解決了南山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問題,給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自“居民夜談會”制度推廣以來,城關鄉黨委以此為抓手,積極搭建干群交流互動平臺,暢通群眾反映意見訴求渠道,落實好“四三”機制,發揚“馬上就辦”工作作風,確保居民夜談群眾提出的問題有“回音”,實現為群眾解憂紓困的閉環管理。4月底,坪埠村通過“居民夜談會”收到村民反映丆坑小組入戶道路有一段約900米長未硬化的泥巴路,下雨通行困難,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坪埠村兩委積極向上爭取資金22萬元,搶抓進度,終于在5月順利完工,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5月29日,村民通過居民夜談會反映林地路口溜方問題,村兩委干部立即行動安排人手進行清理,確保群眾出行安全…… “把百姓事掛心上,對群眾事盡了心,自己也就很安心。”這已經成為城關鄉黨員干部的共識。至目前,城關鄉各村共召開“居民夜談會”72場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0余條,已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0余個,群眾滿意度100%。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