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2日訊 7月10日-11日,三明泰寧縣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和梅林戲文化傳承服務隊走進廈門大學電影學院,開展戲曲與非遺工作坊系列講座和梅林戲折子戲專場演出,受到電影學院師生的一致好評。 期間,廈門大學電影學院“戲曲與非遺工作坊暑期學校”第六場講座《梅林戲生行的唱做表演及其審美特征》、第七場講座《梅林戲<貶官記>創作談》于廈大海韻園舉行。 黎秀珍作《梅林戲生行的唱做表演及其審美特征》專題講座 第六場講座《梅林戲生行的唱做表演及其審美特征》中,黎秀珍老師以其豐富的表演經歷為基礎,結合《平貴別窯》《關公斬子》《貶官記》等劇目,詳細講解了兩個問題:一是梅林戲生行的唱腔與身段及其特點;二是運用生行的唱腔與身段塑造舞臺形象的方法。此外,他還梳理了梅林戲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分析了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征,分享自己的藝術生涯。 《梅林戲<貶官記>創作談》講座 第七場講座《梅林戲<貶官記>創作談》由黎秀珍先生和陳燦霞女士主講,由楊惠玲教授主持,為線上近兩百位同學與20多位同學線下同學講述《貶官記》的創作歷程,總結其創作經驗。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寧縣梅林戲走進“廈門大學”專場演出 7月11日晚,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泰寧梅林戲走進建南大禮堂,為廈大師生和線上觀眾獻上了一場視聽盛筵。此次活動由電影學院“戲曲與非遺工作坊”主辦,由福建省泰寧縣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與泰寧縣梅林戲文化傳承服務隊聯合演出。 為了充分展示梅林戲的魅力,76歲高齡的傳承人黎秀珍老師親自登臺,為觀眾奉獻了《平貴別窯》和《貶官記》(片段)。盡管黎秀珍老師年過古稀,但在舞臺上精神抖擻,一招一式都不含糊,干凈利索,令人贊嘆,感慨老一輩藝術家的精湛演藝。 梅林戲小戲《背子趕會》 整場演出中,效果最好的是小戲《背子趕會》。該戲采用梅林戲傳統的表現形式,演繹農婦巧妙懲治市井無賴的故事。在演出中,樂工參與演出,與臺上演員互動,在風趣歡快的氣氛中展示民間婦女的智慧,及其守身如玉的美德。觀眾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反響熱烈。《擋馬》是一出楊家將戲,武打動作干凈、有力,又優美、輕靈,令觀眾嘖嘖稱贊。 梅林戲《擋馬》 此場演出讓廣大師生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梅林戲的特色,感受老一輩藝術家傳承非遺文化的良苦用心,從而加深對非遺文化的理解,意識到傳承非遺文化的責任,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來源:泰寧縣融媒體中心 、廈門大學電影學院、泰寧梅林薪火傳志愿服務隊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