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中旬,游某偶然得知一熟人“發財”了,于是通過網絡與其聯系并開口想借點錢。不曾想,對方卻提出幫他接送人員取錢,一天給500元報酬的工作邀請。看著高額的報酬,游某毫不猶豫地應承了下來,此后開啟了租車、確定碰頭位置、接送陌生人取錢的工作。 由于經常帶人去取錢,他從懷疑逐漸確定這些人是在“跑分”。膽戰心驚的游某在之后每次接送中,都不敢進任何酒店大門,看到警車也會緊張害怕,對接“業務”時甚至不敢在同一個地方逗留,總是不停地移動位置來藏匿自己。 就這樣度過了50余天,收入15000元。這頗豐的報酬,讓他逐步開始了解了“跑分”的操作流程。當所謂的“金主”上家答應繼續給他開工資,報銷一應費用,并同意自行尋找人員或對接指定人員(簡稱“卡主”)進行取錢,從中再按一定比例抽成時,游某徹底淪陷了。他一邊擔驚受怕,一邊做著發財夢。在嘗試注冊賬號、尋找取款人員、聯系安排轉賬后,第一單抽成,賺了1500元,接著第二單抽成,賺了3000元……游某被一步步誘惑,深陷違法犯罪之路。在他看來“零成本、來錢快、壟斷市場”,實現財富自由的日子指日可待時,他遭遇了第一次“變故”。 2022年3月底,游某對接上家介紹的卡主在余款未取出時趁機跑了,這單虧了十余萬。游某忐忑不安,上家卻沒有要求游某賠錢,但不再支付工資及各類補貼,游某需要自行承擔租車及取款人員住酒店等一切費用。突然感覺壓力的游某,不得不更加賣力地招攬“業務”賺錢。 可在“致富”的道路上,游某再次遇到了“意外”。又一名卡主在游某同伙的陪同下,再次逃跑了,這次竟然虧損了25萬元。此時,上家終于露出了真面目,開始脅迫游某還錢。迫于壓力,游某自籌了6萬元還了回去,此后再也不敢聯系對方。但上家還是輾轉聯系他,提出以工抵債的要求。游某不得不開始大肆拓展“業務”,走上了漫漫還債路,其間,他甚至動了用家人的銀行卡參與轉賬、抽提成還錢的念頭。 “賺了2萬,自己卻湊了6萬給他們,其他時間都在為他們還債……”直至2022年7月該團伙成員悉數落網,游某還倒欠上家14萬多元。他妄想用不法的手段發家致富,卻差點連累家人一同違法犯罪。而這也是對禁受不住誘惑,想要空手套白狼發家的人的前車之鑒。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