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圍繞優勢產業,綠色金融總量規模不斷擴大。立足三明林業資源優勢,深化林業金融創新,在林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的基礎上重點推動林業碳匯等金融支持;圍繞鋼鐵、裝備制造等16條百億特色產業鏈,聚焦高優糧產、生態養殖、精致園藝等五大優勢特色產業,以推動產業規模化、產品深加工為出發點提供“一攬子”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優勢、特色產業與綠色金融良性協同發展。截至2022年7月末,該行綠色融資余額61.62億元,較年初增加8.2億元,增幅15%。 二、深化綠色機構,綠色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該行成立綠色金融發展領導小組,全面落實“一把手負責制”,設立了綠色金融事業部、轄內12家支行設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綠色金融服務窗口”等。不斷豐富“綠色金融事業部”和“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等機構內涵,做實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六有六辦”標準,推動專門綠色窗口高效運轉,賦予專享產品、專項機制更足的“綠成色”,不斷提升“綠色軟實力”。 三、聚焦產品模式,綠色金融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搭建“綠色園區”項目庫,挑選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及項目實施入庫認定工作,推出“園區綠e貸”系列產品。創新融資模式,助力林權改革,成功投放省內首筆支持“林業碳匯林建設”項目貸款1億元,貸款專項用于企業建設碳匯林的苗木采購、森林整治、栽培養護等業務的開發和運營,更是福建省首例依托銀行融資支持碳匯林建設的項目,標志著該行在金融支持林業貸款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為三明市金融業務“綠色信貸”開辟了新道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