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育桃李 傳承好家風 ——記第二屆三明市文明家庭周尚清家庭 東南網(wǎng)9月22日訊(通訊員 王琨)在三明尤溪縣,有一對“教師夫妻檔”周尚清、肖秋妹,他們耕耘教壇20余載,用心用情育桃李。去年,兒子周濤大學畢業(yè),步入社會。作為第二屆三明市文明家庭,一家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在生活中互敬互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文明家庭”的真諦。 “‘革命夫妻,志同道合’是我們20多年來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1996年,周尚清和肖秋妹相識于尤溪縣聯(lián)合中學,周尚清教英語、肖秋妹教語文,二人志趣相投、性格互補,于1998年結(jié)為夫妻,1年后生下了兒子周濤。 在家辦公的周尚清、肖秋妹。蘭景赟 攝 這些年來,他們相互促進、共同奮斗,先后考進尤溪縣第一中學高中教師崗,獲得了“縣十佳教師” “三明市學科帶頭人”“三明市優(yōu)秀教師”“三明市教學能手”等諸多榮譽稱號。家中上千本學習書籍,深夜因探討教學問題常亮的臺燈,見證了他們的奮斗歷程。 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們看在眼里,更記在心里。“肖老師在教導我們的過程中,總能找到學習上的不足之處,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提升。”肖秋妹2012屆學生羅平焦,清華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中建香港地盤經(jīng)理。對他來說,肖老師是他高中學習生涯的良師益友,他至今仍感念老師的教誨之恩。 “家和萬事興”是周尚清一家始終堅持的相處之道。“實驗班在教學上要花費更多心力,我們常常輪流教實驗班,十分理解對方的辛苦,總會主動為對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從未因工作和家庭矛盾紅過臉。”肖秋妹說。 周尚清的父母是溪尾村人,樂善好施,在村里威望很高。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下,周尚清一家都養(yǎng)成了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的品格,是親朋好友眼中公認的“好女婿”“好媳婦”“好兒子”。 有一次,周濤在家中窗臺看到有人落水,第一時間和周尚清沖到現(xiàn)場,合力將落水者救上岸。事后,有人建議他們申報見義勇為,他們卻笑著說:“救人是本分,不必大肆宣揚。” 不僅如此,他們一有時間就參加學校和社會組織的公益活動,積極為需要幫助的人捐款捐物,奉獻愛心。自2008年起,周尚清每年堅持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達4000毫升以上,獲得全國無償獻血銅獎。 9月初,得知周尚清一家獲得了“文明家庭”稱號,許多學生、同事向他們發(fā)來祝賀,紛紛表示要向他們看齊。“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未來我們會繼續(xù)不忘初心,守護好自己的‘小家’,溫暖帶動更多‘大家’。”周尚清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