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曹村地處寧化縣南部,距縣城40公里,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素有“寧化南門出城第一戶”之稱,是三明市中央紅軍村,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古建筑群多 沿著省道205線,從寧化縣城出發,驅車不到一個小時,便到達曹坊鎮下曹村。只見橢圓形的古村落坐落在小盆地中部,四周群山圍繞,九龍河自北向南穿村而過,將下曹村分成東西兩片。 古巷、古祠、古民居……下曹村明清古建筑群眾多,似乎在無聲地訴說昔日的歲月與輝煌。“全村現有51座明清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有4座公祠和14座祖廳。”下曹村黨支部書記曹朝榮介紹,下曹村被省上專家譽為“明清建筑的活化石”,歷經數百年風侵雨蝕,至今保存完好。 下曹村明清古建筑群呈院落式布局,廳堂眾多,具有“九井十八廳”特征,青磚墻、黑瓦、平面八字形牌樓門,后天井多作牌樓式照壁,極具地方特色。全村120條縱橫交錯的狹長古巷,河卵石鋪面,長數十米至一百多米不等,曲徑通幽又峰回路轉,宛如迷宮又四向通達,將祖廳、古宅、古祠有序隔開,顯得錯落有致,給人一種古宅幽幽、古巷深深之感。穿行其間,仿佛進入了遠古迷宮,七拐八繞中竟尋不著來時的路。 紅色底蘊深 下曹村古韻悠長,紅色底蘊深厚,屬革命老區村,村中至今還保留著一口紅軍井。據《寧化人民革命史》記載:1933年5月,紅九軍團后方機關駐防寧化曹坊上曹、下曹及滑石一帶。1934年7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由瑞金出發北上,經長汀進入寧化,在曹坊的上曹、下曹宿營,紅軍抗日先遣隊司令部駐下曹安俊公廳廈,一部宿營下曹敬湖公祠內。1934年8月,紅一軍團曾集結于寧化曹坊的上曹、下曹、滑石一帶,密切注視敵東路軍的行動,后向松毛嶺方向東進。1934年10月,紅九軍團后方機關從這里出發,踏上漫漫長征路。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紅色精神代代傳承。如今,下曹村古建筑已修葺一新,寧化已在下曹村創建教學實踐點,打造“黨建教育基地”“紅色研學基地”。隨著紅色旅游熱的興起,下曹村積極建設紅軍食堂,依托紅色文化、特色產業、民俗風情等旅游資源,持續打響紅色旅游品牌,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每年接待游客4萬多名。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歷史久遠,號角猶聞。佇立在“紅三十四師將士林”石碑前,想起慘烈的湘江戰役,大家無不潸然淚下。石碑背面刻著幾行字:2019年12月21日,福建籍湘江戰役紅三十四師烈士后代,集結在先輩們共同戰斗過的地方,一起植下34棵松柏樹,寓意黨的事業萬古長青,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 賴全平 張冰倩 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