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森林康養示范基地評選、“體醫融合”試點醫院建設、紅色戶外運動特色賽事等多項工作創新;在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經驗發言;在中國投洽會體育產業投融資展上獲綠色節能獎銀獎;成功舉辦(首屆)全國革命老區體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線上活動……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亮點紛呈、碩果累累。 2020年8月成功入選國家首批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以來,我市勇于改革創新,立足資源稟賦,將試點建設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推進總投資116億元的100個體育消費項目建設,探索形成“體育+”融合發展的三明革命老區特色體育消費模式。 體育+醫養。開設運動處方門診,制定“一病多方”工作實施方案,全市13家醫療機構設置康復醫學科,配備康復醫師、康復師近200名;創新體醫、體衛融合試點工程,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為全省首個“體醫融合”試點醫院,三元區成為全省兩個體衛融合試點縣(市、區)之一;三明學院、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將運動醫療等相關課程納入教學體系。 體育+森林康養。創建“體育+森林康養”基地試點,評選5個市級首批運動森林康養示范基地;豐富康養基地體育元素,培育基地特色體育項目、舉辦基地體育賽事活動、開展基地體育健身指導、推進基地場地設施建設;打造“一縣一品”運動康養產品。 體育+文旅。做足“紅色”“綠色”賽事經濟,2021年開展近100場“紅色”主題體育賽事活動,打造各類國家、省級單項賽事20余場,直接參與人數近20萬人。做強“山水陸空 運動綠都”戶外運動體育消費品牌,做足山地文章,重點建設近20個露營基地項目,加快建設運動康養項目,打造綠色戶外運動風情帶;做足水上文章,開發水上運動訓練基地項目5個;做足陸地文章,推進各類體育綜合體的建設;做足空域文章,加快航空旅游、航空教育、飛機維修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新打造時尚體育消費新業態,包括開展綠水青山體育消費季活動、創作《運動三明嗨起來》體育歌曲、籌備開展體育消費嘉年華活動、發放體育消費券、開辦《運動三明》電視節目專欄等。 體育+互聯網。建設戶外運動電子地圖平臺,我市“山水陸空”戶外運動電子地圖為全省首份以戶外運動為主題的運動健身地圖,涵蓋全市近200個體育消費項目;建設智慧體育服務平臺,全面實現市民體育消費數字化、便利化;依托《市民文明積分兌換激勵的措施》建設體育消費兌換平臺。 體育+金融。推進體育金融戰略合作,多家金融機構給予高達10億元的總授信額度;創新體育產業融資模式,加強體育產業政銀企對接,落實掛鉤幫扶機制;強化體育行業保險保障,去年10月以來,人保財險、人壽財險公司為全市23家體育運動場館、體育培訓中心提供公眾責任險風險保障5250萬元,為131個團體參與體育活動提供團體意外險風險保障18.02億元,為118場次體育活動提供組織者責任險風險保障7.69億元;打造網紅體育運動主題銀行,建成全省首家運動主題銀行。 展望未來,我市體育產業發展態勢不斷向好,我市將繼續用好紅色資源,講好體育故事,探索新時代革命老區體育消費場景革命與業態創新,推動體育產業成為老區人民的幸福生活基因和共同富裕密碼,為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三明日報記者 陳 渴 通訊員 汪 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