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8日訊 “突突突……”1月6日,在明溪縣夏坊鄉中溪村當州組的田地里,農戶們開著拖拉機整地,忙著施冬肥、蓋薄膜,為春節前種植煙葉做好準備。 “多虧魏書記,修通了這條3米寬的機耕路,不然今年這塊田又只能種一季稻,少了煙葉收入。”村民謝芳全說。 原來,通往謝芳全等農戶們的田地只是一條田間小路,路面狹窄,還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農用車無法開到田邊操作,耕作、收割存在很大困難。謝芳全他們往往只選擇種植一季稻,無法實現煙稻輪作、糧煙雙收。 去年初,農戶們提出修路的建議,魏全華將修路記在心上,積極對接項目,向上爭取資金20余萬元,實施部分道路修繕和農業基礎設施配套項目。上月底,項目投用,保障當州組農田灌溉和生產,受益農田面積100余畝,惠及30余戶農戶。 入戶走訪村民,了解生活狀況。明溪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我是退伍軍人,大家信任我,我要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今年是魏全華擔任中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第5年。 多年來,魏全華回村的初心始終沒變。他持續關注民生實事,重建馬家橋,解決村尾116戶400余名村民出行難問題;為留守老人等150名村民解決通信難、網絡難問題;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創建省級美麗鄉村。他還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設觀鳥長廊、休息亭、停車場等,促進特色觀鳥產業發展,同步帶動鄉村民宿、農家樂、農產品銷售等產業,累計吸引觀鳥游客和鳥類攝影愛好者3萬余人次。 鄉村振興必須靠“頭雁”領航。近年來,明溪縣深入實施“人才回引”工程,聚焦退役軍人政治過硬、作風優良等特點,全面摸排本村在役軍人、在外退役軍人基本情況并登記造冊,通過“線上聯系+線下拜訪”等方式,打好“鄉情牌”“政策牌”,重點回引一批有能力、懂技術、會管理的優秀退役軍人加入村“兩委”班子。 如今,和魏全華一樣,經嚴格選拔、科學培養、磨礪鍛煉的“兵支書”們,正積極投身到明溪縣的18個村莊中,推進鄉村振興。(明溪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