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3日訊(通訊員 溫北堯 葉友賓)2023年3月,鄭忠華消防救援站既被國家消防救援局榮記“集體二等功”,又被中共三明市委宣傳部命名為“全市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這個站是以鄭忠華烈士名字命名的隊伍,歷經了8次歷史變革。盡管時代變遷、環境變化,名稱更換、體制調整,但隊伍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紅色基因始終未變,勇往直前、逆向前行的優良傳統始終未變,履職盡責、誓言如磐的英雄氣概始終未變,堅持58年傳承雷鋒精神始終未變。 這個站還先后被團中央認定為“一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公安部消防局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廉政先進單位”,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防抗臺風搶險救災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省公安廳記“集體三等功”“全省公安機關愛民先進集體”“全省公安機關學習雷鋒活動成績突出集體”“全省公安機關廉政文化建設工作成績突出單位”、三明市委市政府記“集體二等功”等各類榮譽200余項。 一心一意親民愛民,最大限度保持同人民群眾魚水情 榜樣是旗幟,是標桿,是方向。19年前,“搶險救援勇士”鄭忠華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用生命為隊伍作出示范、成為標桿,激勵全體指戰員更加堅定用雷鋒精神丈量為民情懷,用為民實效展示服務作為,形成了“薪火相傳”的生動局面。他們先后組建“忠華服務隊”、設立“忠華助學金”、搭建“忠華百夫長”等接力傳承機制,群眾有需求、有呼聲,鄭忠華消防救援站必有回應,為民紓困解難從未間斷過。 “忠華突擊隊”趕赴抗洪搶險一線。鄭忠華消防救援站供圖 從1965年建隊起,該站就把尊老愛幼、捐資助學、扶困濟危、有難即幫作為錚錚誓言,矢志不渝愛民、為民、助民。2000年3月,鄭忠華烈士在日記寫到“當兵的感覺就是只要想到能幫助別人,能救起一個個生命,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靜”。他對2名學生的捐助從沒間斷,當兵第二年就把剛領到的45元津貼捐給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2名貧困學生。面對貧困學子,鄭忠華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接力助學1553名學生,捐款90余萬元,捐物4萬余件;面對孤寡老人,他們每逢節日必去探望慰問,拉家常、送溫暖、獻愛心;面對群眾期盼,他們聞需而動,積極參加義務勞動、災后重建等工作,累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1萬余件......一樁樁、一件件雖是小事,但折射出的是鄭忠華消防救援站“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父母”的為民理念。 作為一支英雄的隊伍,全體指戰員不僅長年累月學雷鋒、做好事,還積極主動從單位走向社會,帶動大家一起學雷鋒、做雷鋒,使雷鋒品格成為奉獻社會的“最強基因”和“精神磁石”。他們先后與“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诖?、“全國文明村鎮”乾灘村、“全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華山社區、“中央紅軍村”白蓮墈厚村等基層黨組織開展聯建聯創,向社會各界發出“從小事做起,盡自己所能,讓雷鋒精神在社會永駐”倡議,成為市縣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傳播雷鋒精神的“道德高地”和“鮮艷旗幟”。2022年,介紹鄭忠華消防救援站先進事跡的報告文學《會生長的榮光》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80多家媒體廣泛報道,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 真心真意便民利民,最大限度保障社會公共消防安全 作為一支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長期以來,鄭忠華消防救援站著眼于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全力提高全社會消防安全意識。 “忠華百夫長”進村入戶開展消防宣傳。鄭忠華消防救援站供圖 一直以來,他們以“忠華服務隊”為主體,整合鄉村防火巡邏隊、義務消防隊,推動把山林防火納入村規民約,構筑起生態防護有效機制。在助力鄉村振興中,他們針對消防基礎弱、底子薄的現實挑戰,推動建立141個鄉鎮消防所,配備489名鎮(街)消防救援崗位人員,形成滅早、滅小、滅初期的作戰單元,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小。同時,他們還創新“忠華百夫長”治理模式,專門成立“忠華百夫長”工作室,制定“忠華百夫長”工作手冊,明確全縣141個村(社區)百夫長工作職責。每名“忠華百夫長”每月開展一次忠華精神宣講、一次消防安全常識宣傳、一次村(居)民夜談會、一次消防演練和一次防火巡查“五個一”活動,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排查火災隱患和撲救初期火災能力,遏制偏遠山區農村“小火亡人”,實現農村火災“打小、滅早”的目標,打通了鄉村治理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在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還有幾項特殊的“愛民規定”:早晨出操時不喊口號;零點以后出警不拉警報;撲救家庭火災,盡量少用水;解難幫困拒絕“三不”,不說不知道,不說辦不到,不讓求助者失望,以點滴細節體現對群眾的似水柔情和人文關懷。 全心全意救民助民,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鄭忠華消防救援站作為一支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的黨領導下消防救援隊伍,每當重大災害驟然而至,指戰員總是迅速出動,火速馳援,保民平安。19年前,鄭忠華把生的希望留給群眾,譜寫了“舍己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壯歌。鄭忠華消防救援站始終堅持把戰斗力作為隊伍建設的唯一根本標準,引導廣大指戰員把本職崗位作為最重要、最基本、最直接的學雷鋒、學忠華的實踐平臺,把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火災形勢穩定作為檢驗活動成效的根本標準,扛起了“守護綠水青山城市”的神圣使命。 鄭忠華消防救援站參加全省實戰化比武競賽。鄭忠華消防救援站供圖 尖刀都是一點一點磨出來的。鄭忠華消防救援站始終堅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在參加省、市戰訓業務比武中始終位列前茅。同時,他們還成立全省首個水域救援專業隊,100%持有中國海事部門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證書,探索創新“三式四法”操作守則納入行業水域救援教材,成為一支區域性災害事故救援的尖刀力量。 平時過得硬,戰時當尖兵。危難時刻、生死關頭,全體指戰員始終義無反顧、沖鋒在前,用血肉之軀筑起安全屏障。 從2015年漳州古雷“4·6”火災與火魔鏖戰,到2016年泰寧“5·8”泥石流與死神較量,再到2020年泉州“3·7”酒店坍塌與時間賽跑......他們每逢大災必請戰、每場惡戰必沖鋒,哪里有危險就戰斗在哪里,以“舍生忘死為百姓,赴湯蹈火寫真情”的使命情懷,贏得了“鏞城忠華衛士”的美譽。 一代又一代忠華接班人永遠牢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把學雷鋒化為實實在在的自覺行動,58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平常生活里,在平凡工作中,一件好事一件好事去做,一個任務一個任務去完成,一點一滴去奉獻,自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竭誠為民的力量溫暖著革命老區這座城市。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