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訪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劉若嘉 三元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建設小學、滬明小學由“薄變優”、由“弱變強”退出總校制辦學,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市招聘新任教師1178名,新增確認市級以上中小學名師名校長143人,師資建設取得新成效:滬明兩地教育部門、學校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對接協作,全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滬開班,滬明對口合作取得新進展.....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全市教育系統乘著高質量發展春風,增強爭優、爭先、爭效的意識,搶抓機遇,實干為先,努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今年以來,全市教育系統認真按照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和'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突出服務經濟、促進對口合作,不斷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貢獻教育力量。”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劉若嘉表示。 立足“深學”爭當理論武裝的“優等生”。全市教育系統強化政治理論武裝,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教育理論學習,鉆研業務,熟悉政策,準確把握精神實質,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抓好省級紅色資源研學實踐教育創新區建設,突出五育并舉,全面提升立德樹人水平。 聚焦“敢為”,爭當敢拼會贏的“先行者”。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堅持規劃優先、投入優先、資源配置優先,儲備并實施一批公辦幼兒園、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校安長效機制建設項目,新增學位4000余個,推進校園安全、數字校園,近視防控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等建設。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深化實施小學“強基”、初中“壯腰”、高中筑夢”工程,優化職業院校專業結構布局,加快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圍繞“實干”,爭當務求實效的“實干家”。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持續優化教育系統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職稱評聘等改革,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構建高校、政府,中小學校“三位一體”師范生培養機制,省、市、縣級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增至4500多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落實教改行動方案,扎實推進“總校制”辦學改革。招生制度改革、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等;推進滬明教育交流合作,市教育局與上海市教委簽訂合作協議,三元、建寧等9個縣(市、區)教育局及33所學校與上海對應區教育部門,學校簽約,開展互動交流。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劉若嘉表示,全市教育系統將深入貫徹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工作,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力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工作狀態推進三明教育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三明日報記者 吳文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