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2日訊(通訊員 江懿鑫 肖明強)他從軍八年,從醫十余年,始終奮戰在治病救人的一線崗位上,曾2次榮獲泰寧縣公共衛生先進個人,以精湛的醫術、熱情的服務回饋社會。他就是泰寧縣泰寧縣大龍鄉中心衛生院醫生黃佑泓。 黃佑泓在整理病例。肖明強 攝 愛崗敬業的好醫生 在部隊服役時,黃佑泓就是一名衛生員,多年軍旅生涯淬煉了黃佑泓不畏艱險、勇于擔當的優良品質。在部隊的八年里,他受到三次嘉獎,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退伍轉業時,他選擇自主擇業,通過考試進入大龍衛生院工作。 黃佑泓剛到大龍衛生院時,大龍全鄉還沒有一名牙醫,群眾患有口腔大小問題都得驅車一個半小時到縣城治療。“原來鄉里很缺醫生,特別是這種專科門診更少,黃醫生到來后,鄉里開設了牙科門診,才真為老百姓實現了家門口就醫。”顯口村委會副主任楊求林說道。 10多年來,黃佑泓一如既往地保持部隊干一行、專一行的“精兵”精神,鉆研新知識新技術,同時,他視病人如親人,真情付出,口碑遐邇。隨著從各村莊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每逢圩日就越發忙碌,有時坐診到中午一點多。他總是說:“我是退伍軍人,更是醫務工作者,偏遠村莊來的病人信任我,騎著摩托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我們加一會兒班,下午病患就可以早些回去。”李奶奶逢人便贊許地說:“老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我這上了年紀,現在還能‘吃嘛嘛香’,全賴黃醫生這幾個月一次次耐心地治療這副牙口……” 情系群眾的好標兵 在退役到基層衛生院工作的11年中,黃佑泓始終認為保衛人民健康仍然是退役軍人的職責,只不過戰場從軍隊轉到地方而已!10多年來,他積極參加各種義診、健康體檢等公益活動100余場,累計提供免費義診及咨詢服務1800余人次,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4000余份,直接受益人群近4500人次。每次都熱情主動地為村民提供問診、查體、合理用藥指導等服務,對群眾提出的問題逐一解答,同時積極宣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群眾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真正把健康服務送到了群眾身邊,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作為鄉鎮基層衛生院,地處偏遠,基層衛生人才引進困難,所以除了本職的口腔科工作以外,他還主動承擔了轄區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工作。每個月中旬,他都會與所有病人家屬一一聯系,不管炎陽炙人或是刮風下雨,都主動下村了解病人病情變化和服藥情況,對服藥、飲食、勞動等注意事項全都要細細叮囑一番。“精神病人不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生活中還有諸多不便,希望我的綿薄之力能讓病人和家屬能多感受到一點社會的關心和溫暖。”黃佑泓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