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梯度培育 加強政策引導 優化企業服務 推動產融對接 三明市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路徑助力轉型升級 近日,省工信廳公布2023年第一批福建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和2018—2019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結果,我市匯天藥業等25家企業新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豐潤化工等31家企業順利通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首次獲得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除享受省級20萬元資金獎勵外,市級還將給予5萬元配套獎勵。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培育優質中小企業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在全省率先出臺《三明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行動方案》,從健全培育機制、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融合發展、強化企業招引等四個方面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徑。目前,全市共有8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已超過《行動方案》確定的“到‘十四五’末,培育15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標的半數。 強化梯度培育。圍繞重點產業體系,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我市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庫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省級財政資金獎勵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分別再獎勵5萬元和20萬元。目前,全市共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9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 加強政策引導。依托“黨政新時空·政企直通車”平臺,我市完善政策宣傳、解讀、咨詢、訂閱和診斷等七大功能,整合市直部門惠企政策77條,制作政策詳情查詢二維碼,形成政策申報指引4.0版,鼓勵支持企業爭取各級各類惠企政策累計為企業爭取重點技改項目貼息貸款16.96億元,其中一季度新增投放3.31億元,預計全年可為企業項目建設降低融資成本近3400萬元;在全省率先印發省級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專項資金申報指南,擬下達技改專項資金4900萬元。 優化企業服務。以開展“企業轉型提升服務年”活動為抓手,我市完善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建立“一月一調研”幫扶機制,成立8個工作專班,明確掛鉤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每月下沉一線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今年以來已解決實際問題128個。相繼舉辦了三鋼集團產品供需對接、全省紡織服裝大會暨“手拉手”進三明、全市裝備制造產業“手拉手”對接暨機械產業招商推介會等專場對接活動,累計簽約交易金額115.35億元。 推動產融對接。今年2月,我市舉辦專精特新企業融資推介會,收集11家專精特新企業5.65億元融資需求,通過融資項目路演的方式向全市16家銀行機構集中發布,16家銀行機構競爭提供最優惠的融資方案,幫助專精特新企業提額降息。目前,推介項目已辦理新增貸款授信2.45億元,完成放款7050萬元,平均貸款利率4.18%。 (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通訊員 羅志曄)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