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勞模、退役軍人何福文(中)捐贈善款。楊婧 攝 東南網5月30日訊(通訊員 江秀星)5月22日11時許,省勞模何福文剛執行完小區管道查漏任務,就騎著摩托車去銀行取出2000元現金,來到泰寧縣關工委,將錢交給工作人員江其蓮。這是他近幾年第5次捐資助學。 何福文是泰寧縣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安裝搶修班班長、縣工會兼職副主席,今年59歲。他于1984年退役回到家鄉泰寧,被分配到縣自來水廠,成為一名城市供水管道搶修工,39年如一日, 為了保障供水,用鐵人般的堅強毅力,在杉陽大地、金溪河畔,頂驕陽、戰酷暑、冒風雪、斗嚴寒,任勞任怨做好供水管道搶修,用忠誠與奉獻守護著“水安全”,被同行稱贊為“鐵人”,譜寫了一曲曲愛崗敬業、可歌可泣的勞動者奉獻之歌。2015年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榮獲“省勞動模范”稱號。 榮獲“省勞動模范”稱號的第二天,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省政府獎勵的8000元慰問金悉數捐給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接過錢,感到驚訝,他卻說:“我是一名工人、退伍軍人,能從普通勞動者成為省勞模,是黨的培養,人民的厚待,功勞是大家的,應該回報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 泰寧縣關工委每年都會向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全體市民發出倡議,開展捐資助學活動。2019年5月,何福文收到倡議書,慷慨捐款2000元給關工委,以幫扶貧困大學生就學。從這以后,他堅持捐款四年,累計捐款1.6萬元。 其實,何福文家境并不富裕,他的月工資不足4000元,女兒月工資不足3000元,妻子下崗在超市打工,居住的房屋是父輩蓋的、兄弟合住的老房子,但他回報社會時非常慷慨。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暴發,牽動著國人的心,也牽動著何福文的心。2月1日(正月初八)上午,在家看電視的他,足不出戶,心緒不寧,總想表達對抗疫的一份心意。下午,他走出家門,瞞著妻子和女兒從銀行取出5000元現金,來到縣紅十字會辦公室將錢捐出。捐款后,他沒向任何人提起過,直到幾天后,有關部門向社會公布捐款,捐款之事才被傳開。2021年正月,何福文再次為抗擊新冠疫情捐款2000元。 何福文就是這樣,日常做一些平凡、細微的小事。他永葆軍人本色,熱心幫助他人,成為泰寧當地“名人”。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