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7月7日訊(通訊員 劉清香)4月20日,三明泰寧縣梅口鄉(xiāng)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在喧天的鑼鼓聲中,耀眼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熱熱鬧鬧地送到了湯佳其家中。街坊鄰居自發(fā)來到路口迎接,拿出手機一路跟拍,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湯佳其目前是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二站消防隊員,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2020年3月7日,泉州市鯉城區(qū)欣佳酒店發(fā)生樓體坍塌,湯佳其在救援現(xiàn)場成功搜救出5名被困人員,取得了重大救援戰(zhàn)果,2020年榮立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個人二等功。因為消防體制改制,所以立功3年后才把立功牌匾送到家鄉(xiāng)。 湯佳其救援現(xiàn)場。劉清香供圖 攀登云梯繩索,汗水濕透衣裳,烈火煉我成鋼。29歲,依然青春的年華,湯佳其與許許多多消防戰(zhàn)士一起,在熾熱的火場中逆行而上,猶如“烈火金剛”般守護萬家安寧。 滿腔熱忱,披“火焰藍” 在學生時代,湯佳其受《士兵突擊》和《麻辣女兵》等軍旅題材電視劇的影響,加之學校的愛國教育熏陶,他對“橄欖綠”有著無盡的深情,夢想成為解放軍戰(zhàn)士保家衛(wèi)國。2012年,年僅18歲的他毅然參加征兵選拔,成功入選到福建省泉州市消防支隊新兵連。 雖然沒穿上“橄欖綠”,但披上了“火焰藍”的戰(zhàn)袍,崗位不同,卻信仰無異、“軍味”相同,湯佳其一樣滿足。尤其在日常訓練和救援中,他越發(fā)覺得消防員是化險為夷、轉(zhuǎn)危為安的“蹈火者”,以人民安居樂業(yè)為榮,對消防救援工作產(chǎn)生了濃厚責任感。 2018年,消防改制歸屬應(yīng)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卸下了武警消防的軍人頭銜。“雖然消防部隊退出武警序列挺不舍的,但改制后任務(wù)更重大了,是全災種大應(yīng)急,使命不變,我仍始終如一。”湯佳其依然堅定初心。 沒有救援任務(wù)時,湯佳其每天早上6點出操,白天忙于各種訓練項目和消防檢查,晚飯后休息片刻,又安排了學習課程直到就寢,工作排得滿滿當當。一年里或許會回趟家,11年來沒在家過一次年,卻守護著萬家燈火平安。 “我要先出警了。”在湯佳其訓練結(jié)束后,記者與他取得半小時通話時間,采訪一半,電話那頭警鈴突然響起。隨時出警是他們的常態(tài),有時候吃飯吃到一半突然響鈴,飯碗一推趕緊走;洗澡洗到一半警鈴響起,連泡沫都來不及沖干凈,披上戰(zhàn)衣就跑…… 平常工作危險,家人雖沒少擔心,卻非常支持他。為了讓他沒有后顧之憂,他母親辭去外地的工作,回家鄉(xiāng)專心幫他帶孩子。“你難得休息,不要往家里趕了,來回路上就要一天。”湯媽媽體貼兒子辛苦,而湯佳其同樣牽掛著家人,稍有空隙便往家里打電話,哪怕只有兩分鐘,也要聽聽年幼女兒的聲音。 救援先鋒,勇不退縮 他是父母的寶貝,也是所有人眼中的英雄。 “2020年3月7日晚上,我們是第一批在第一時間趕赴坍塌現(xiàn)場的隊伍。當時坍塌的樓層總共7層,一層疊一層就像‘漢堡’一樣,必須逐層探測、逐層剝離、逐層搜救,救援難度非常大。”湯佳其回憶起救援現(xiàn)場,縫穴里傳來被困者的呼救聲,是一家3口,其中一個是小孩。“別著急,先安靜下來,現(xiàn)在保持體力最重要,我們一定會救出你們!”湯佳其不斷安撫被困者,對他們進行鼓勵和溝通。 事故現(xiàn)場情況復雜,人員深度埋壓,救援空間狹小,大量鋼構(gòu)件、樓板和各種雜物破拆困難。同時,因房屋違建,造成了倒塌時兩側(cè)結(jié)構(gòu)向中間擠壓,存在二次坍塌的風險,無法使用大型設(shè)備裝備,救援難度大大增加。 湯佳其和他的戰(zhàn)友們邊破拆、邊掘進、邊加固,跪著趴著一點一點清理木板、磚塊、鋼筋等障礙物,一寸一寸推進,一手一手地硬是刨出一條狹小的生命通道。生命通道極其窄小,只容單人作業(yè),湯佳其不顧生命危險鉆了進去。身體被碎石鋼筋包圍,稍有不慎便會刮傷,湯佳其艱難爬行數(shù)米,探測到受困者的具體位置,與戰(zhàn)友們合力將一家3口救出。 由于他們是第一批救援人員,需要為后續(xù)救援部隊拓寬通道,體能消耗大,湯佳其明顯感覺到體力不支。“救援的第五個受困者,是被浴缸壓住了腿。當時我已經(jīng)感到很疲累,全身沒力氣,難以使勁,但怕受困者受到二次傷害,腦海里一直盤旋著一個念頭‘盡快救出他’!”面對聲聲求救,湯佳其憑著一股韌勁,冒著再次倒塌的危險,鉆入坍塌房間內(nèi),用手動破拆工具,一點一點拆解浴缸。受困者腿部被碎片扎傷,湯佳其為他簡單包扎后,背著他鉆出坍塌房間,利用繩索爬出通道。 此時,他的手套和衣服都磨破了,手臂刮傷,累得癱躺在廢墟上。 艱苦訓練,時刻準備 他們并不是生來就是英雄,但他們說穿了這身“火焰藍”,就賦予了他們站在火光里的勇氣。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聯(lián)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zhàn)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鋼鐵般的隊伍成為百姓的守護神。 湯佳其入隊以來,參加滅火救援戰(zhàn)斗1000多起,營救遇險群眾80余人。“我們沖入火場,先要保證自己不能被大火困住,并在15分鐘內(nèi)救出被困人員,而搜救過程中最怕濃煙,迷失方向,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成功救援,平常的體能訓練是基礎(chǔ)。”湯佳其說。 為了在救援場上更從容地應(yīng)對火情,多年來,湯佳其時刻都在苦練消防技能、鉆研消防知識,飛檐走壁、登高破拆、救生結(jié)繩。在消防崗位11年來,因為表現(xiàn)突出,湯佳其屢次被評為泉州支隊優(yōu)秀士官,多次獲得消防大隊嘉獎。 “面對困難,要敢于亮劍。傷疤是消防員最好的勛章,救人于危難是對消防員最高的褒獎。”提及訓練場和救援受的傷,湯佳其淡然卻堅毅。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