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的38個行業大類中有24個行業實現增長、增長面63.2%,其中14個行業呈兩位數快速增長、占比36.8%。 工業活則經濟活,工業強則經濟強。今年來,我市圍繞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市政府“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出臺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33條、穩住經濟大盤63條、穩定工業生產運行8條等政策措施,推動工業大盤平穩發展。 政企互動解難題。依托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我市舉辦三鋼集團產品供需“手拉手”專場對接活動、福建省紡織服裝產業“手拉手”對接進三明活動等9場“手拉手”供需對接活動,促進工業企業供需雙方開展精準對接服務,實現簽約金額119億元。同時,成立8個工作專班,每月下沉一線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協調解決生產經營存在的困難問題,今年來已解決實際問題156個。 兌現政策促發展。圍繞各級各類紓困解難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我市兌現各類獎勵資金1.22億元,全市已有45個項目獲批技改貼息貸款額度41.85億元、投放21.8億元,并在全省率先開展省級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申報,下達省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5240.02萬元。特別是加大新入規企業獎勵力度,疊加省市縣三級政策,上半年全市新增入規納統企業99家,超預期19家。 狠抓項目增后勁。我市做好全市34個工業類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上半年完成工業投資229.8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6.61%,三立福超純微電子新材料等120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下達省重點技術改造設備獎補專項資金4832萬元,推動全市321個增資擴產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71億元,三鋼焦爐升級改造等83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拉動全市工業投資增長8.7%。圍繞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滬明產業合作重點領域,與上海市經信委發展研究中心共同編制《上海對口合作三明產業對接規劃》(初稿),并與東方國際、緯景儲能、中電投3家上海工業企業合作項目落地簽約。 (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通訊員 涂文珍 黃香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