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1日訊(通訊員 肖雄 蘇瀾)7月24日至7月27日,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三基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前往中央紅軍長征4個起點縣之一——三明市寧化縣,圍繞“燃、喚、凝、開”四步開展“追尋領袖足跡,感悟思想偉力”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讓青年學子在學思踐悟中感受滬明合作的紅色革命底蘊,賡續百年征程。 革命搭橋,以聲傳情“燃”熱血 “在那個環境艱苦的年代,紅軍醫院最多住過500個病人?!痹诮庹f員的帶領下,學子們來到了反圍剿時期設立的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看著醫院舊址墻至今仍保留的20條紅軍標語和13幅宣傳衛生知識的寶貴漫畫,學子們感慨頗深,“字能用白灰掩蓋,但是革命的熱血不會被掩蓋,追尋著領袖的痕跡,我們感受到了蘇區精神和老區精神的磅礴力量!”團隊負責人勾維福如是說。 紅色精神要深入人心,“聲”入人心必不可少。實踐隊成員蔣曉艷在這里帶來了一場圍繞滬明革命情緣的紅色主題宣講,她表示,無論將來還是現在,新青年都傳承弘揚好滬明之間血脈相通的偉大建黨精神和長征精神,讓紅色血脈永遠沸騰!現場掌聲熱烈,學子們熱血澎湃。 底蘊支撐,革命舊址“喚”共鳴 為探尋紅色底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實踐隊前往寧化縣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下曹村古建筑群進行實踐調研。在講解員帶領下,實踐隊先后走訪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司令部舊址、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宿營地舊址、紅9軍團軍需倉庫舊址等紅色歷史遺跡。“曹坊黨支部在曹坊發動農民武裝暴動后,成立了南鄉革命委員會臨時紅色政權?!敝v解員繪聲繪色、慷慨激昂地講述充分激發了在場學子的愛國熱情。在曹坊鎮石牛村下賴,學子們還仔細聆聽了百歲老紅軍夏崇進勇敢殺敵、紅四軍七團四連連長賴其輝英勇獻身等感人的革命故事,緬懷那些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和平的英雄們。 隨后,實踐團又前往湖村鎮陳家村、官家墩東方軍指揮部舊址等地探索紅色記憶,歷史淵源悠久的革命舊址喚起了學子的紅色情感共鳴?!斑@次實踐不僅讓我對可敬可佩的寧化英雄肅然起敬,也讓我對滬明兩地紅色底蘊感慨頗深。從革命時期到新時代,滬明兩地的深情厚誼綿延百年,革命精神在紅土地上從未消散,滬明兩地同根同源的革命理想像火炬一樣點燃不熄!”實踐隊成員羅自華在參觀完后感慨地說道。 軍號嘹亮,紅色文化“凝”共識 追尋著領袖足跡,實踐隊又來到了寧化縣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中央蘇區烏克蘭》《萬里長征第一步》《紅軍不怕遠征難》《偉大新征程》四個展廳,全方位多維度地感受領悟紅軍長征的精神價值和時代價值。而長征紀念館的鎮館之寶——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不久之前跨越山海出現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精神之路——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文明文物史料專題展”的專題展廳中,這本珍貴的歷史文物跨越時空重溫那段崢嶸歷史。號譜中關于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斗爭史的研究、紅軍軍事生活及紅軍音樂等內容的實物資料已經成為了青年學子紅色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這已經不是滬明紅色文化第一次合作了?!睂嵺`隊成員葉姚激動地表示,“滬明之間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和特殊的革命感情,雖然兩地相隔800多公里,但是始終依托著革命文物和其互通的精神譜系,一直聚焦致力于紅色文化傳承。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三明學子,我常常能從老人家口中了解滬明對于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的合作,滬明的紅色文化早已牢記于心?!?/p> 同心向前,山海并肩“開”新篇 一個個傳統木構屋檐、一棟棟文化深遠的祠堂、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寺廟……走進淮土鳳凰山中央紅軍長征紅軍街,實踐隊實地參觀了當年紅軍借宿的遺跡舊址。講解員將朱德演講舊址、列寧小學、紅軍井和擴紅指揮部舊址等紅色遺址串點成思想軌跡,沉浸式地為實踐隊開展了一次紅色主題教育。在“紅軍萬歲”門樓前,學子們立下錚錚誓言,紛紛立志用青年力量激活長征精神生命力,讓“紅軍萬歲”的火熱口號鏗鏘有力、與時俱進。 滬明情,向未來,此次寧化紅色之旅旨在讓青年學子們從偉大長征精神中體悟滬明之間歷久彌堅的深情厚誼,同心同力地傳承好滬明情誼蘊含的紅色使命,跨越山海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攜手共創新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