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們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全國生態日福建活動在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舉辦,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發布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成果,開展經驗交流,進行生態產品推薦等,各地也舉辦豐富的活動,以實際行動厚植生態文明,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 全國生態日的設立,意義深遠,既有利于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又更好地喚起全民建設美麗中國的責任感、使命感,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社會風尚。 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深刻影響著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三明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早在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常口村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從“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將樂常口到浙江安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始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多年來,三明始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三明重要講話精神,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取得了長足進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三明召開,三明成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策源地之一,將樂縣發放全國首批“碳票”打造“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的做法獲得了國務院通報表揚,推出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理念十佳典型案例, 走出了一條“生態美”與“百姓富”并進雙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三明自然生態本底良好,生態環境整體向好,但生態保護修復任務艱巨,仍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要在守護綠水青山上持續著力,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污染防治,重點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讓綠水青山更有“顏值”;要在打造“金山銀山”上重點著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碳票、林票等制度創新,利用金融、保險等市場杠桿,撬動環保自覺,開展排污權交易、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改革,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具體抓手,打通“兩山”轉化通道,讓“金山銀山”更有“價值”。 生態興則文明興。三明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優良城市,將以全國生態日福建活動在我市舉辦為契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關注生態環境,爭做生態文明的守護者、踐行者、奮斗者,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三明樣本”。(三明日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