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明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三明樣本”,以實際行動厚植生態文明,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為全國各地帶來了有益的啟示。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是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的根本保證。從將樂常口到浙江安吉,從“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始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多年來,三明人牢記囑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民生任務和底線任務擺在全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為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證。 創新發展,是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的有效辦法。三明自然生態底子良好,生態環境整體向好,但生態保護修復任務艱巨。要高標準做好生態文明建設,讓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就要堅持問題導向,走創新發展路子:讓“空氣”變成可交易、可收儲、可貸款的林業碳票的金融制度創新,讓山林得綠、林農得利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河長牽頭、部門協作、分級管理、全民參與”的流域管理河(湖)長制新模式……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極大調動了群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而且讓綠水青山變成百姓更有分量的“錢袋子”、致富的“靠山”。 綜合治理,才能更好地為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提供司法保障。三明在落實執行好全國性、全省性的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律規的同時,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工作難點,大膽探索生態司法綜合治理的有效路子:實行“林(河)長+檢察長”“林(河)長+警長”等融合執法協作、在全國法院率先出臺司法保障林長制工作措施、發出全國首份“護鳥令”、創建全國首個“水執法與云司法數助治理中心”……一系列生態司法綜合治理新舉措,強化了法治力量,為守好綠水青山、為綠水青山變成致富“靠山”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的全國生態日福建活動,在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舉辦,這次會議既是交流、共享經驗成果的機會,也是三明百尺竿頭,站立新設點,進一步厚植生態文明的契機。想必三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將越走越寬,綠水青山將變成三明群眾致富的更加堅實的“靠山”。(俞和江)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