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村全景圖。 東南網8月17日訊(通訊員 邱淑君 文/圖)“既然來駐村,就要踏踏實實地為群眾辦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2021年7月,三明市軍隊離休退休干部休養所干部范建新受組織選派至泰寧縣大龍鄉大布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堅持把群眾的所需所想放在心上,把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作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一名駐村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抓班子、帶隊伍,凝聚基層發展合力 范建新察看項目進展情況。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范建新深知村級黨組織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中的關鍵作用。 為進一步建強村級黨支部,增強基層組織戰斗力和引領力,范建新堅持帶頭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為黨員上黨課,召開村“兩委”會議,帶領黨員開展專題研討、前往先進村學習、參與志愿服務等,引導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他堅持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儲備2名35歲以下后備力量,培養3名入黨積極分子,增強了村“兩委”班子的戰斗力、凝聚力。 “范書記來了后經常組織我們學習,主題黨日召集大家一起義務勞動,大小事都會和我們開會商量,現在大家對村里面的事情都很上心,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更加團結了!”談起村黨支部的變化,老黨員楊忠興深有感觸。 興產業、促增收,夯實村莊發展路子 范建新帶領黨員到田間地頭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村財和群眾收入是關鍵。”如何提升大布村產業發展活力,成為范建新駐村工作的重點。 在產業發展上,范建新依托地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引進福州外商開辦腐竹加工廠,年產值2000余萬元,每年可實現村財增收6萬元,實現了3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同時,范建新又帶領村“兩委”,打造助農直播平臺,吸引年輕人回村創業,幫助群眾銷售腐竹、黃桃等農產品。著眼群眾就業技能需求,他組織開展煙葉種植、干鮮果園管理等技能培訓3期68人,積極為群眾搭建就業平臺,先后輸轉勞動力129人次,進一步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大布村村財收入達37.18萬元。 聽民意、解民憂,用心拉近干群距離 范建新與群眾交談。 駐村以來,他認真遍訪脫貧戶和拜訪了大部分群眾,探訪了部分老黨員、老干部,進一步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切實提升村民對第一書記的認知度和第一書記對村情的知曉率。 “贏得村民的尊重和信任,靠這些遠遠不夠,還要為村民群眾辦實事。”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范建新始終心系群眾,關愛和幫助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 在了解到群眾對集鎮面貌提升的需求和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后,他積極向上跑部門,先后爭取資金2000余萬元,對集鎮街道的立面和基礎設施等進行改造提升,完成修建機耕路2.1公里、新建電烤煙房6座、道路硬化約2公里、大布溪沿岸景觀提升約7.4公里。 修路、建渠、引項目、找出路……駐村以來,范建新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成為大布村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兩年來,他帶領村民建成了長者食堂、主街道路面白改黑工程、生活污水處理、河堤戶岸建設等20多個民生項目。如今,漫步在大布村,整齊的磚瓦民居、平坦的水泥路面、整潔的村莊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盡收眼底,猶如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風景畫”。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