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6日訊(通訊員 肖雄 張曉琳)在全國廣泛開展第26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之際,三明學院緊扣“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主題,發揮學院閩師之源的師資優勢,為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搭平臺、建陣地、擴宣傳,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推普周系列活動。 自推普周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學校廣泛動員學子參加誦讀、書法、詩詞比賽等語言文化實踐,征集優秀參賽作品近千份,參與互動人數覆蓋學校師生,充分展現校園文化特色,彰顯學子風采,形成了以賽促學、以學促行、以行求知的良好氛圍。 以筆譜寫盛世情,營造“推普熱”氛圍 在“推廣普通話,揮墨續華章”書法比賽中,學子們聚焦中華傳統文化內涵、黨史、社會主義建設史等內容進行書寫,共收集硬筆、軟筆等書法作品300余件。“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志將復興中國夢,敢教日月換新天”“同心共筑中國夢”……一幅幅書法作品氣韻流暢,從字里行間中感受到學子們對于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蓬勃朝氣,表達了他們對于弘揚傳統文化的奮斗之志。 同聲齊心展風貌,傳播語言新風尚 三明學院積極為推廣普通話搭建實踐載體,豐富活動內容,讓學子們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語言之美。“自從認識了那條奔騰不息的大江,我就認識了我的南方和北方……”9月20日晚,在“迎百廿校慶,頌青春華章”語言風采大賽決賽現場,選手們鏗鏘有力的話語始終縈繞于觀眾耳畔。參賽選手以飽滿充沛的情感追憶黨的奮斗歷程,歌頌祖國的美好前景,充分發揮語言文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獨特作用。 此次比賽分為朗誦演講和配音兩個賽道,共計提交視頻作品30余部,經過了前期作品篩選和線上初評環節,共有16組選手進入決賽現場。參賽選手李天妹表示,本次大賽形式新穎,以吟誦和配音形式,在喜迎百廿校慶的氛圍中品悟普通話的魅力,傳播語言新風尚。 品味詩詞賞雅韻,增強文化向心力 “詩詞大會的比賽環節太有意思了,令我深深感受到中華詩詞獨有的古韻和魅力,體會到普及民族共同語言的重要性。”文化傳播學院2022級傳播學專業的蘇瀾同學在觀看決賽后激動地說道。 詩詞大會以“師源兩甲子,詩歌頌華誕”為主題,“曲水流觴”“飛花令”“一舉奪魁”三個比賽環節各有特色,一輪輪精彩的對抗更是將比賽推向高潮,見證了學子們的文學實力和文化底蘊。 “提高語言文字的規范程度和管理水平,是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和書香校園建設的重要舉措。”據悉,三明學院將以此次推普宣傳周活動作為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抓手,以語言相通增進心靈相通、以文字相通增進文化相通,切實激發師生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充分發揮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語言文字的師資優勢,有力夯實全國普通話推廣基地的建設工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