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8日訊(通訊員 謝美芳)11月7日,走進沙縣區鄭湖鄉慶洋村老區福利果場柿子林,遠遠望去,一片金黃。趁著晴好天氣,果民們采摘下成熟的柿子,裝筐、分揀,處處洋溢著豐收的繁忙喜悅。另一邊,上門走訪的國網沙縣區供電公司員工正檢查著果品儲藏倉庫和電烤房,實時了解用電需求,為果廠穩產增收提供充足電力保障。 “眼下正值采收旺季,我們一天大概采收1萬余斤,預計今年產量可以在100萬斤左右。”豐收的喜悅掛在慶洋村果農吳祥楨的臉上。他介紹,水柿自然成熟,氣味芬芳口感甜膩卻不易保存。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延長柿子銷售期,除了銷售新鮮柿子,吳祥楨還把快要成熟的柿子深加工成柿餅銷往全國各地。 “以前我們做柿餅都是‘靠天吃飯’,手工削完皮之后放到太陽底下曬。遇到空氣濕度大的時候,我們的柿餅就很容易腐爛,一趟下來要損失不少。”吳祥楨介紹,隨著電氣化的發展,去年,他在果場建起了電烤房,自此迎來了高效便捷的電能烘烤模式。 從一個新鮮柿子到柿餅,需要經過選果、去蒂、削皮、烘干、自然晾曬,再根據柿子情況,進行反復烘干、晾曬。整個柿餅加工下來需要經過7-8天時間。其間,一旦用電出現故障,整烤的柿子將會面臨腐爛的風險,所以對他們而言,穩定的電力供應尤為重要。 為守護鄭湖鄉的甜蜜“柿”業,國網沙縣區供電公司開展“管家式”一對一服務,通過采集系統數據,為柿子深加工企業分析用電情況,提供優化用電方案,有效降低用電成本。同時,定期組織國家電網福建電力“雙滿意”(沙縣光明先鋒)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柿子深加工企業,了解企業用電需求,指導果農科學用電、安全用電,并協助用戶解決用電難題,為柿子種植、生產、加工等全方位,提供穩定電力和優質供電服務,助力鄭湖水柿產業“紅”出圈。 如今,火紅的柿子成為帶動當地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特色優勢產業。下一步,國網沙縣區供電公司將結合主題教育,持續提升對特色產業專項服務,定期走訪特色產業種植基地,切實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及時滿足并解決用戶用電需求及用電難題,用實際行動護牢護緊農民“果籃子”,推動當地柿子產業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電力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