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交易集團的舉薦下,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申請加入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理事會單位;與上海交易集團旗下農村產權交易所主站點實現數據對接,開辟“滬明區域合作”專欄,實現交易標的兩地掛牌;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協調,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方購買將樂常口村1萬噸林業碳票用于抵消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三明碳票跨區交易……翻開三明市投資集團與上海交易集團的合作清單,滬明兩地攜手推動產權市場建設的場景躍然紙上。 雙方的密切合作,起源于今年3月23日。在上海市國資委、三明市國資委的組織和領導下,三明市投資集團、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分別與上海交易集團及旗下的上海農交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項目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將從林票、碳票交易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村“三資”交易等領域進行業務項目合作。借助上海豐富的交易市場資源,加快構建“立足三明、輻射全省、接軌全國”的區域性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的發展藍圖就此錨定。 推動合作馬不停蹄,對接安排面面俱細。簽訂合作后,三明市投資集團與上海交易集團抓實抓細各個事項,將三明的優質資源和上海的理念、資本、市場等發展優勢進行精準對接,有序推進對口合作出實效。目前,兩地合作事項已全部落地,其中林票研發項目更是成為兩地國企滬明合作的標志性成果之一。 滬明雙向奔赴,同心共謀發展。為了讓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林票2.0)在市場行穩致遠,11月8日,滬明兩地組織國內7家信托、保險等優秀專業投資機構,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沙縣農交中心聯合召開“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林票2.0)”投資對接洽談會。通過對林票2.0產品性質、技術路線、產品管理辦法、公開登記系統等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進行全面闡述,打消了投資機構對于林票2.0公開交易后的產權歸屬、市場價值、市面流通等方面疑慮,為下一步林票市場的交易活躍打好基礎。 在滬明合作的深度融合下,沙縣農交中心自改制運營以來, 平臺累計掛牌成交1786宗交易標的,成交金額達12.07億元,總體成交率78.40%,標的綜合溢價率達18.29%,已為市場交易主體實現溢價增收1.12億元,節約資金成本1403.50萬元。 精心做好青山“變現”的大文章,用心勾勒綠水“流金”的新畫卷。隨著合作不斷深化,滬明兩地在產權市場建設方面的聯系愈發密切,力爭將產權交易服務工作提升為滬明合作的基礎性、示范性、引領性工程。 (三明日報記者 梁夢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