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4日訊(通訊員 劉清香 李少蘭 黃勝龍 文/圖)走進三明市泰寧縣呂家坊,沁人心脾的酒香撲鼻而來,順著酒香,走進永鳳釀酒坊,余秀鳳和丈夫正嫻熟地攪拌米酒,察看發酵情況。 “我們釀的酒味道特別甘醇,雖然沒加糖,但入口香甜像蜜糖一樣,回味無窮。”今年58歲的余秀鳳有幾十年的釀酒經驗,從祖輩那學得手藝。 余秀鳳查看米酒發酵情況 呂家坊比鄰深山,有甘甜的山泉水,這里的人喜歡喝米酒,也喜歡釀米酒。早些年,余秀鳳在外務工,釀酒只是喜好,自給自足,用來招待親朋好友。2012年余秀鳳的侄女在泰寧開餐館,顧客偶然品嘗到她的米酒,紛紛向她侄女求購。余秀鳳在侄女的建議下,便開始釀酒嘗試售賣。 米酒釀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要求米粒潔白豐滿、大小整齊、無夾雜物。糯米清洗干凈后浸泡四五個小時,使米吸足水分,然后把水瀝干,上鍋蒸熟。待蒸熟糯米晾涼,便在上面撒上酒曲,邊撒邊拌勻。 “攪拌蒸熟的糯米和酒粬就是個力氣活,一定要把糯米和酒曲攪拌均勻,這關系到后面的發酵和出酒的口感。”余秀鳳不停翻動攪拌米酒邊介紹道,米酒釀制過程看似簡單,但釀造過程很辛苦。按照傳統工序,古法釀酒工序繁復,每一步都需要仔細和耐心。 “她家的米酒醇香溫潤,喝了口不干、不上頭,價格又實惠?!鼻皝碣I酒的村民老黃稱贊道。 10余年來,余秀鳳每年賣酒1萬多公斤,產品供不應求。談到其中奧秘,余秀鳳說:“你看我的酒窖,冬暖夏涼,里外溫差大,很適合儲存。原料配比和溫度的掌控都很重要,這要靠經驗摸索,我做出的米酒易保存,濃度高,品質好,招來不少回頭客?!?/p> 余秀鳳正在封存剛釀好的米酒 順著余秀鳳的指引,走進她家的酒窖,放眼望去,滿滿當當、井然有序地放著是一個個封口的大酒壇,頗為壯觀。余秀鳳蓋了3個酒窖可同時儲藏600多缸米酒,里面還陳封著5年以上的老酒不舍得賣。對于自家的米酒,余秀鳳言語樸實卻也自信滿滿,“我家的酒從來不加任何添加劑,好喝?!?/p> 臘月到,米酒香。釀造米酒的過程,不僅傳承了祖先的智慧和技藝,更蘊含著濃濃的年味和鄉愁。在很多南方孩子的記憶中,過年時除了臘肉、香腸,令人垂涎欲滴的自制年節美食便是米酒了。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飲著香甜的米酒,暢談著家長里短、人情世故,感受著濃濃的年味和溫馨的家庭氛圍。 在傳統配方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改進、創新,余秀鳳研制出適合當地水土、氣候的獨特配比,釀出來的米酒顏色淡紅,入口綿軟回甜、甘醇濃郁??诳谙鄠鳎嘈泺P的米酒越釀越有名,不僅在泰寧縣家喻戶曉,還飄香“北上廣”。“一個上海老板在泰寧老鄉那嘗到我的米酒,就找我訂購了1000公斤的米酒?!庇嘈泺P說著手機鈴聲響了,又有人向她預定過年的米酒。 春節在即,余秀鳳更加忙碌了,米酒訂單增加已經超出她的預期。查看米酒發酵程度后,她正準備給福州的老顧客取酒封裝,寄去上百斤,給遠方的鄉親和當地的客人送去老家和他鄉的味道。 余秀鳳還給自己的米酒注冊了商標,做了檢測報告,規范生產程序,讓顧客更加放心。靠著釀酒售賣,一年可增收10余萬元,相較于之前在外打工糊口的日子,余秀鳳覺得在家鄉憑借傳統手藝吃飯更有幸福感。她還傳授周邊的鄉親釀酒經驗,帶動更多村民靠手藝增收。 “我要把米酒釀得越來越好,發揚傳統工藝,讓更多人喝到好米酒。”余秀鳳還籌劃著如何增加米酒產量,把米酒賣得更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