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2日訊(通訊員 王緯軒 肖雄 張曉琳)每年三月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月。自活動開展以來,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方位、立體式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打造富有學院特色、學生宜居宜學的民族團結育人陣地,推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 黨團聯動聚合力,同心鑄魂凝共識 “學校的伙食和家鄉相比,還習慣嗎?”“同學們對于學習普通話和英語方面有什么困難嗎?”……文化傳播學院開展“山河同春,民族同心”少數民族師生面對面交流活動,從思想引導、學業規劃、生活關懷、文化交融等方面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關心和慰問,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所學所獲,切實解決學生發展訴求,以實際行動增進民族團結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剛進入學校時,對學習感到迷茫和焦慮,但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幫助下,我的學業成績有所提高,也逐漸明晰了自己的發展規劃。”文化傳播學院侗族學生楊盼盼說道。 文化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黨支部深入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社區樓棟黨支部,開展“九州話同音,筑牢團結花”少數民族學生普通話學習結對幫扶活動,發揮黨員先鋒“結對子”、學科專業“跨聯帶”作用,用黨員“微力量”點亮少數民族學子“微心愿”,系統化、常態化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與促進民族團結深度融合,使各族學子在生活上貼近、情感上融入、學習上幫助,用實際行動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此外,文化傳播學院通過團干上講臺的形式,連續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福籽同心愛中華”主題團日、主題班會等活動30余場,通過組織觀看關于民族團結紀錄片,開展關于民族團結歷史文化討論,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青年心中。 陣地宣傳有聲音,貼心服務繪團結 文化傳播學院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陣地優勢,不斷創新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內容、形式和載體,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進課堂、進社區、進網絡,引導學子從“被動聽”轉為“主動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出新出彩、向縱深發展。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學院組織學生走進宿舍、樓棟、社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宣講,積極向少數民族學子分享交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故事;發揮專業特長,走進白沙社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福籽同心愛中華”義務支教,參與志愿清掃服務等“為師生辦實事”活動20余場,促進各民族同學在交流中探索、在學習中進步、在融合中發展,以生動實踐打造情同手足、團結和睦的校園氛圍。 同時,文化傳播學院充分利用學院官網、公眾號平臺、宣傳欄、LED滾動屏等宣傳載體,及時主動報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展成效、經驗做法、宣傳標語等,做到民族團結宣傳隨時可見、民族團結理論隨地可學,在潤物細無聲中引導各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傳播學院在抓好日常教學管理的前提下,不斷探索創新民族團結教育模式,做好少數民族學子激勵關懷幫扶,努力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文化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范桂英表示。 文化活動營氛圍,團結之花開滿園 文化傳播學院拓寬育人渠道,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第二課堂,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主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讓各族學子在寓教于樂中同學習、共進步,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增進“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認同,合力唱好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培育“片片石榴花”。 在三明學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館內,少數民族學子紛紛駐足在“團結”“交融”“筑夢”“和合”四面校園文化墻前,了解學校關于校園民族團結進步建設和閩臺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特色亮點,沉浸在各民族師生密切交往、守望相助、相互依存、團結奮斗的生動畫卷中,進一步牢固樹立了各族學子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展館內生動鮮動的畫面、充滿力量的文字令我感觸良多,我們將像‘顆顆石榴籽’般緊密團結在一起,推動各民族文化在八閩大地上‘活’起來、‘潮’起來、‘旺’起來,讓民族團結進步種子扎根校園沃土。”文化傳播學院哈尼族同學張潔尼在參觀完主題館后說。 近年來,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線,主動探索民族團結進步生動實踐,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月活動為主線,緊扣“宣”的主線,拓展“融”的渠道,講好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唱響民族團結好聲音、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傳播民族團結正能量。 “文化傳播學院始終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積極作用,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青年鑄魂育人全過程,用身邊人、身邊事帶動學院全體師生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文化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韓巍巍說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