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市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系列活動在市博物館舉行,圍繞“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 今年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市博物館聯(lián)合市作家協(xié)會詩歌朗誦學會舉行“詩詞里的長征”詩歌朗誦會。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小學生,來自各行業(yè)的人們齊聚一堂,通過紅色山歌《韭菜開花一桿心》、小組誦《長征從寧化出發(fā)》《長征——記憶中的紅色飄帶》、朗誦《不朽的軍魂》《長征憶》《吹號者》《洪荒中耕耘新中國》以及毛澤東長征組詩朗誦,演繹了90年前苦難輝煌的歲月,重溫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歲月,共同緬懷革命先烈不畏困難犧牲,舍生取義的家國情懷。 朗誦會結(jié)束后,20余名小朋友參加“軍號嘹亮”手工活動。他們聆聽關(guān)于軍號的相關(guān)科普,了解寧化籍紅軍羅廣茂當司號員的經(jīng)歷和他捐贈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軍用號譜》,而后在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利用黏土制作軍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軍號及號譜對紅軍的重要作用,將紅色歷史牢記心間。 此外,市博物館還舉辦“海國微瀾——故宮博物院藏外國文物圖片展”,展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涵蓋瓷器、玉石器、漆器、織繡、琺瑯器、金屬器、玻璃器和鐘表、儀器、樂器、生活用具、圖畫、武備、醫(yī)藥等類別的外國文物及獨具異域色彩的文物,展示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反映各自所屬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風貌。 系列活動讓三元區(qū)第二實驗學校四年級學生林亦然感觸頗深,她說:“每個活動都帶我們回憶了紅軍長征之路,我們生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這片紅色土地上,更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牢記先輩艱苦的奮斗歷程,將長征精神融入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我們將按照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努力把教育成果轉(zhuǎn)化為社會教育品牌,真正發(fā)揮好博物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讓公眾享受更加優(yōu)質(zhì)、便捷的文化服務,辦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市博物館副館長王莉莉表示。(全媒體記者 陳 渴)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