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小紅鷹志愿隊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追本溯源,“凝心”紅音底色。永安是一片紅色熱土,有著極為豐富的紅色資源。教育與音樂學院小紅鷹志愿隊前往永安國立福建音專校史館、全國三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的吉山村永安抗戰舊址群、大湖鎮永安抗戰遺址群進行現場調研和實地學習。走進國立福建音專校史館鐵草社、王秀南故居、上晶厝、棋盤厝、福建省交通驛運管理處舊址……每一處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志愿者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穿梭在這些古老的建筑之間,面對文字記錄的故事和陳列的實物,仿佛穿越時光,與歷史對望,受到了思想洗禮、黨性淬煉。 思政課堂,“賦能”師范特點。教育與音樂學院小紅鷹志愿隊深入三明各小學,以實踐所學開設實景思政課,以“沉浸式”講解,打造立體生動課堂,潛移默化地滋養人、培育人;以微課為立足點,整合紅色音樂革命文化故事,把歷史轉化為課程,把史料轉化為教材。同時,將紅音革命文化課程融入“四點半課堂”。 宣講輻射,“聚力”群雁齊飛。7月15日,小紅鷹志愿隊走進了國立福建音專校史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活動。志愿者以音樂為線索,串聯起國立音專的歷史脈絡,通過生動的講述把那段歷史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特別是那些在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著名校友和他們的作品,更是令人為之動容。當晚,小紅鷹志愿隊參加永安市紀念《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發布暨北上抗日先遣隊在閩作戰90周年紅色音樂會,在悠揚的旋律中重溫革命歷史,感悟時代精神。 小紅鷹志愿隊后續將繼續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立足于挖掘、研究和傳承紅色音樂革命文化資源,以紅色資源宣講、紅色教育開展為立足點,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鍛煉能力,提高修養。(來源: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