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8日訊(通訊員 羅韌)受第3號臺風“格美”影響,7月25日至26日,三明三元區部分鄉鎮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據統計,24日8時至27日7時,三元區3個鄉鎮降水量超過100毫米,最大為中村鄉193.2毫米。 7月24日21時,三元區防汛指揮部組織氣象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召開會商部署會進行細致研判,要求各鄉鎮街道特別是中村鄉等海拔高的地區對地質災害、高陡邊坡尤其是庫外的房前屋后隱患點加強巡查排查,對危險區域人員應轉盡轉。 26日,臺風已過境,但基于地質災害的滯后性,區自然資源局防災干部與中村鄉、村兩級群測群防員思想不松懈,巡查不停止,對地災點、高陡邊坡及人口密集的臨坡房屋區域加密巡查。26日17時,中村鄉杜水村災害風險隱患網格巡查員在巡查時發現靠山一側的村民房后邊坡有一處松動巖石,且坡腳有少量泥沙堆積,存在山體塌方風險,迅速向鄉防指上報隱患情況。鄉防指接報后,第一時間調度人員前往現場,立即組織該處3戶6名村民轉移至避災點,并現場設置警戒,嚴防人員回流。 27日2時,該處房后發生山體塌方,大量石塊和泥沙涌入廚房內,造成房屋結構受損。因提前轉移,未發生人員傷亡。 這起成功避險避災案例,得益于區、鄉、村三級干部各司其職、協同聯動,區直部門預判精準,鄉村干部提前發現、報告及時并處置果斷,體現了“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工作的落實對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風險的重要意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