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墻面和木質地板全都更換成新的了,屋子一下子就亮堂了許多。還給我買了新的床和生活用品,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8月4日,在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67歲的蔡永貴正在修繕一新的臥室里看電視。 蔡永貴是一位參戰老兵,于1976年12月入伍,1979年2月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執行通信保障任務。在一次戰斗中,他腿部兩處被彈片擊中負傷,榮立戰時三等功,他所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1980年12月,他退伍返鄉,現獨居于桂峰村祖宅內。 今年1月,在退役軍人以及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尤溪縣愛國擁軍促進會成立,主要開展走訪慰問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及家屬等活動。5月,在“關愛老兵 幫扶解困”活動中,縣愛國擁軍促進會發現蔡永貴所住的房屋內部風格老舊,采光不好,便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以及當地鎮村等籌措資金3.5萬元,于當月為老蔡翻修了臥室和廚房,并添置了新的灶臺、床鋪和儲物柜以及生活用品等,幫助老兵改善生活條件。 廣大退役軍人曾用青春和熱血捍衛國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康,退役返鄉后又在家鄉建設的平凡崗位上當模范,他們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崇和關心。為此,尤溪縣策劃舉辦《新一代最可愛的人》攝影展,在7月31日開展當天還邀請參戰老兵參加。攝影展展期1個月,分別展出在戰場上俘敵3人并繳獲一批軍用物資的胡鳳森,英勇作戰后光榮負傷的羅朝勤,奔襲三天兩夜阻擊敵人的陳名光,見義勇為的俞茂銀,擔起興村富民重任的兵支書鄭文武,獲評首屆尤溪縣最美退役軍人的林士昌等20多位退役軍人的事跡。 “這位戴眼鏡的是我同班戰友王飛,退役后,他贍養了20位烈士的父母,為此,他辭去‘鐵飯碗’,下海經商,還賣了房子,他太讓我感動了!”參戰老兵蔡永貴也是此次攝影展的受邀對象,開展當日,他指著照片上的一位戰友紅著眼眶說。 近年來,通過精心組織,廣泛宣傳,尤溪縣形成擁軍優屬、關心關愛退役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縣內多支民間愛心團隊也每年開展走訪慰問退役軍人及家屬活動。就在《新一代最可愛的人》攝影展開展當日,家住洋中鎮際口村的87歲老兵蔡懷良收到了志愿者們送來的米面糧油和慰問金等。 “2016年受臺風影響,老兵蔡懷良的房子被洪水沖塌了,后來政府給他蓋了新房。當天,我們幫其打掃了家里衛生,給他理發、測量血壓,還為他煮了一頓愛心午餐。”洋中民間愛心志愿者服務隊成員蔡和蘇說,服務隊每年都會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慰問老兵活動,去年,大伙還帶上鋤頭等為一位老兵清理了雜草叢生的院子、溝渠等。 7月29日,尤溪縣慈善總會民間愛心團隊分會的志愿者們還帶上米面糧油水果、電磁爐等電器以及慰問金,從城區驅車趕至洋中鎮龍洋村,給1戶老兵以及1戶軍人家屬送溫暖。89歲老兵肖貞森獨居村中,靠低保金生活。志愿者除送上愛心物資,還為其理發、修面、剪指甲,并有志愿者醫生為其做了身體檢查。 “我父親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所以,我很敬仰軍人。但凡有擁軍優屬志愿活動,我都積極參加,就想為退役軍人及家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說話間,志愿者廖梅芳拿著濕毛巾給老兵肖貞森擦去脖子上的碎發。 通過聚焦退役軍人急難愁盼問題,尤溪縣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構建多元化社會擁軍優屬平臺,相繼開展了關愛老兵義診、慰問抗美援朝老兵、走訪慰問退役軍人及家屬、企業擁軍優惠等系列豐富“關愛老兵”服務活動,奏響了關愛退役軍人社會交響曲。 (三明日報 肖丹 林同春)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