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暴雨突如其來,雨勢稍微小一些,三元區退役軍人志愿護河隊隊員就來到沙溪河邊清理垃圾。 這些年,三元區退役軍人群體組建護河隊、救援隊,守護三元母親河——溪河,成為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線。 一有空,早上8點左右,老兵鄭由儉就與伙伴黃政干來到沙河邊,從城關大橋巡至列東大橋,清理河邊垃圾,清除安全隱患。 出生在1958年的鄭由檢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以前沙河徑流量小,水體清澈見底,每到夏天,列西浮橋那里游人如織,是三明人民的夏日游樂場。90年代初,斑竹水電站建成,市區河段水位抬升,三明市區成了水美園林城。 城市品位升級換擋,但好景不長,水質富氧化問題隨之伴生。退役老兵莊國強家住斑竹水電站岸邊的碧口村。見此情景,他拉出塵封已久的小漁船,到水面打撈水浮蓮,有村民嘲笑他:“你撈的還不如長得快,瞎折騰,費時費力不討好,傻子一個。”話雖如此,但在他的引領下,“傻子”隊伍不斷壯大,一艘變多艘,木船變鐵船,最終在政府參與組織下,徹底解決了水浮蓮之患。 2019年7月,當地成立退役軍人志愿護河隊。鄭由儉與十幾個老戰友一道每天在河邊走路護河,從不懈怠。 三元區臺江村地處城郊,交通便利。一些不法分子為省錢、圖方便,將建筑垃圾隨意傾倒至臺江村的母親河——臺溪。眼看著因違法傾倒,河道遭受破壞,葉銘宇等幾位年輕的退役軍人挺身而出,自發成立臺江護河隊。 他們清理沿線垃圾、攔截制止傾倒車輛、叫停下河電魚的人。定期對河道實施巡查,維護河流健康生態。護河隊還入戶向村民發放保護水環境宣傳冊,倡導村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保護環境、愛護水資源的良好習慣,喚醒了村民的文明意識和生態環保意識。 近年來,沙溪河流域水質逐年向好,沿線小原本消失的魚兒,又成群出現。在政府主導河長負麥制的統領下,一批批社會志愿者主動參與,合力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 以三元區退役軍人為主要成員的多支民間力量不斷加強,發揮各自專業特長,成為市區護河的一支生力軍。三元區火箭救援隊無償打撈動物尸體近10起,能量志愿服務隊活躍在沙溪水面清理水上污染物,老兵志愿護河隊忙碌在河道兩岸,常態化開展清理活動,對塑料袋枯枝落葉、飲料瓶子等垃圾進行撿拾。仔細檢查河道兩邊的警示牌、公示牌是否穩固完好河水有無異味,沿河道查看有無入河排污等情況,讓沙溪水清河暢。 (張梓晟 黃炎林 張鳳蓮)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