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市民陳喆帶著孩子走進位于三元區巖前鎮萬壽巖遺址的石探記昆蟲歷史博物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光怪陸離、晶瑩剔透的琥珀世界。這是全球首個以生物進化和昆蟲琥珀為主題的博物館,于10月2日向公眾開放,6天吸引游客近2000人次。 石探記昆蟲歷史博物館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陳睿發起建立,存放了中國科學家近年來發現的數項世界級科學成果,館藏數百枚珍稀的“時空膠囊”昆蟲琥珀及史前化石藏品,包含了目前科學界已發現的幾乎所有生物類群,其標本系統性位居全球第一。 陳睿博士說:“博物館落地史前人類活動遺址——萬壽巖遺址,能為大家帶來更加全面豐富的古生物知識,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和環保意識,培養和激發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探索精神。” 完整的蜥蜴琥珀、蝎子琥珀、豆娘琥珀、鞭蝎琥珀、蝦琥珀、螃蟹琥珀、蛙琥珀、跳蚤琥珀,以及極罕見的鉤蝦琥珀和螳?琥珀等世界級珍稀展品,深深地吸引著參觀者。特別是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10多件展品,包括琥珀中史上觸角最夸張的“大角蝽”、最早的蘑菇、已滅絕的史前螞蟻獨角蟻、恐龍羽毛等,讓大家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孩子沉浸在古生物世界里,對每一件琥珀藏品都記下了筆記。”家長陳喆興奮地說。館內的互動體驗裝置——地球藝術裝置營造了古老地球的大自然氛圍,讓孩子們樂在其中;利用現代技術模擬琥珀滴落、包裹等形態的水滴琥珀互動體驗,成為游客們喜愛的打卡項目;通過實物陳列、動畫演示、場景模型等方式全方位展示蟲珀演變過程,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遠古昆蟲世界、探索自然的新平臺。 萬壽巖遺址保護中心主任李順亮表示,萬壽巖遺址的古人類文化發生在20萬年前,而昆蟲歷史博物館把“考古”時間延伸到了億年前,二者的有機契合成為三明文旅、研學業態新亮點。 (全媒體記者 陳登達 陳昌發)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