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發揚。 90年前,踏上長征路的8萬多中央紅軍中,有1.12萬三明子弟,大都編入紅三軍團第4師和紅五軍團第34師,分別擔任長征中最艱巨的前衛和后衛任務。他們英勇無畏、浴血奮戰,在湘江戰役等關鍵戰役中付出巨大犧牲。紅軍到達陜北后,三明籍紅軍戰士幸存的僅有76人。 疾風烈火,碧血丹心,長征標注了人類精神的新高度。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穿越茫茫草地……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背后,是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信仰和斗志共同譜寫的人類精神史詩,是長征留給我們最可貴的精神財富。 精神的力量可以穿越時空。90年來,偉大長征精神早已融入三明紅色基因,成為老區蘇區人民永遠的血脈傳承。人們以各種方式緬懷先烈,重溫長征精神,從中汲取奮進力量,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弘揚長征精神,要做好遺存保護文章。遺存遺跡是承載紅色記憶的場所,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革命精神。保護好這些不可再生的紅色文化資源,對于進一步弘揚和傳承長征精神具有重大意義。2012年起,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中央紅軍村”命名保護工作,先后命名了25個“中央紅軍村”;早在2017年,我市便公布了第一批紅色文化遺址名錄60處,如今已經公布了三批,共有128處;我市還頒布實施了全省首部紅色遺址保護政府規章——《三明市紅色文化遺址保護管理辦法》,推動全市紅色遺址保護管理邁上法治軌道。在此基礎上,我市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三明段)建設為新的契機,加大挖掘、修復力度,注重與周邊地理、人文環境相連相融,構建積極有效的保護聯動屏障,努力做到修復與重現、保護與開發并重,讓歷史文物綻放出新時代的璀璨光芒。 弘揚長征精神,要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需要一棒接著一棒傳。為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深入挖掘紅色內涵,用好歷史文物“活教材”,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我市成立了紅色宣講團,依托黨校、長征精神教育基地等平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增強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長征精神走進千家萬戶。為講好紅色故事,我們不僅要在內容打磨上不斷努力,精心提煉紅色故事主題,反復打磨紅色故事文本,還要在表現手段上不斷創新,通過H5、VR等豐富形式進行宣傳推介,讓紅色資源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產品。 弘揚長征精神,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有多堅定的信仰,就有多勇毅的行動,就能開辟多光明的未來。今天,我們依然需要堅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為黨的理想信念頑強奮斗、不懈奮斗。當前,三明高質量發展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候,無論是擴大消費內需還是拉動有效投資,無論是強化改革創新還是加快轉型升級,都有許多矛盾問題等著我們去破解、去攻克,我們要延續紅色血脈、叱咤風云前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續寫長征精神,續寫新的榮光。 長征萬里雄關道,征程漫漫不停歇。長征的戰火硝煙已遠去,但紅軍將士的精神始終熠熠生輝。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要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持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持續推動“四領一促”工作,奮力譜寫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三明日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