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亮出“生態旅游”名片
2014-05-07 17:15? ?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游客在體驗高峰漂流。 ●本報建寧記者站 王華耀 陳曉星 謝華忠 文/圖 “五一”期間,建寧縣高峰村的農家樂又火了。這些年,山清水秀的高峰村早已美名遠揚,鄉村旅游蓬勃興起,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眼下,高峰村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主要依托的還是自然賦予的天然“禮物”。 高峰村四面環山,有驚險、刺激的千里閩江正源頭的漂流;有水量充沛的雌雄雙瀑;還有歷盡滄桑的千年古驛道。這里森林茂密,是遠近聞名的生態村,有“天然氧吧”之稱。 老天賦予的環境,吸引了各地游客的眼球。每到節假日,游客往來如梭。 “靠著生態旅游,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村主任聶小周說,這幾年村里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景觀、優美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農家樂”生態休閑旅游,讓游客吃在農家、樂在農家。現在村里有10多家飯莊,生意很火爆,“還有農民采野菜、種野菜,專供飯莊呢。” 聶小周說,今年“五一”期間,這些“農家樂”飯莊每天都接待游客好幾百人。“那幾天,我們全家齊上陣,還忙不過來。每天的營業額都有3000多元呢!”在村里開飯莊的林華開心地說。 對于馬上要到來的旅游旺季,對于高峰漂流公司的李老板來說,也有“煩惱”:“就怕客人太多,公司安排不過來呀。” 李老板2006年進入建寧旅游市場,一眼相中了金鐃山腳下的高峰村,利用70多米落差的河道,辦起了漂流公司。他說,除了自己是外地來的,其他的十幾名工作人員都是當地的村民。“在家門口上班,他們除了照顧家里的農活,還能有一份‘外快’呢。” 為支持高峰村發展旅游,近年來,國家電網建寧供電公司主動義務出工進行高峰村農村電氣化建設,將該村原有3臺100千伏安變壓器更換成250千伏安,0.4千伏線路改造12千米,新架設10千伏線路6千米,將原來50平方毫米的導線全部更換成90平方毫米,還為該村安裝路燈及景觀燈。 與此同時,高峰村還把新房建設和旅游規劃完美結合。新建的住房風格有三類,一類采用別墅型,建家庭旅館,規劃了48家336個床位;一類采用街面型,18戶人家一樓做店面,形成一條購物街;還有一類采取庭院型,用來發展“農家樂”。如今,這些新房都已經投入使用。 高峰村是建寧縣發展生態旅游的一個縮影。 建寧是千里閩江正源頭,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其地質結構形成于距今26億年前,是福建最古老的一塊陸地,境內“秀起東南第一巔”的金鐃山海拔1858米,是泰寧世界地質公園重要組成區,與黃山同屬花崗巖石蛋地貌,為華東最高的花崗巖出露觀賞區。區內有氣勢磅礴、江南一絕的雌雄雙瀑,福建海拔最高的王坪棟柳杉群,造型各異的石蛋群,連綿起伏的萬畝高山草甸,國內罕見的南方紅豆杉野生群落等景觀,極具旅游開發價值。 近年來,建寧縣依托12萬畝桃梨、5萬畝建蓮、萬畝紅杜鵑、數千畝臺灣黃花菜等獨特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游,生態休閑旅游魅力日顯。 為此,縣里一方面逐步完善了旅游交通、旅游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為豐富旅游項目,縣里開發了眾多體驗、參與式活動:春季,舉辦竹海游,讓游客體驗閩筍的制作工藝;夏季,推出采摘游,帶領游客走進果園,采摘黃花梨;秋季,乘坐全省最長的客運索道,上金鐃山賞云海…… 作為福建省十大新興旅游縣,建寧緊緊抓住省市“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機遇,以及該縣生態資源優勢和高速公路、快速鐵路的交通優勢,主動對接周邊旅游,加快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如今,靠著“綠色經濟”發家致富的建寧人民,在生態旅游綠色發展之路上闊步向前。 |
相關閱讀:
- [ 05-07]建寧:傳統農業華麗“蛻變”
- [ 05-07]建寧:特殊教育學校加強智障學生生活實踐教育
- [ 05-06]建寧:“電管家”成茶農好幫手
- [ 05-05]建寧人大開展代表建議辦理情況調研
- [ 05-05]建寧縣召開2014年縣直機關黨的工作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