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包發貨

楊琴英(左)向線下客戶介紹金線蓮。

手機微商產品琳瑯滿目

在辦公室設立實物展柜
●三明日報寧化記者站 賴全平 文/圖
薏米、香菇、紅菇、金線蓮、山茶油……3月11日,在寧化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二樓,三明市小蜜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內,楊琴英坐在電腦前,忙著與客戶交流,推薦網店里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
“金牌紅娘”跨入電商行業
1996年,寧化職業中專畢業后,楊琴英前往深圳,成為一家金店的售貨員。2012年,通過網絡應聘,她在廈門珍愛網找到一份婚介的工作。歷經3年時間,她通過網絡幫助500對新人成功牽線,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紅娘”。
楊琴英是個熱心人,她發現寧化當年沒有一家像樣的婚介機構,堅信婚介業務在小縣城也很有市場的信念,計劃著回家鄉辦婚介所。2015年5月,她回到寧化創辦了世紀情緣婚介所,并建立“福建世紀情緣婚戀”婚介網站。
在廈門工作期間,楊琴英經常在微信朋友圈中推介家鄉的農特產品,將薏米、紅菇、筍干、蜂蜜等土特產帶給同事們品嘗。只要有回寧化,同事們都會讓她幫忙捎些回來。無奈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當時電商平臺還沒盛行,每次只能背回少量的土特產,而這卻讓她看到了商機。
借助多年來積累的人氣,楊琴英一邊經營婚戀網,一邊在淘寶網和微信朋友圈內推廣農特產品,主打產品為淮土糯薏米,誰料,農特產品的收入竟然出乎意料地超過婚介網收入,家人都說她變得越來越不務“正業”了。
專做電商銷售農特產品
寧化地處閩贛邊界,屬農業大縣,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蓮子、辣椒、薏米、茶葉、茶油、食用菌、水果、獼猴桃、魔芋等農特產品,品質優良,享譽省內外。但受交通、物流、信息等條件制約,導致農產品經常滯銷、賤賣,這讓楊琴英感到痛心。
2015年10月,楊琴英成立三明市小蜜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網建立批發網頁,通過企業公眾號+微商城推廣的方式,做起了寧化農特產品的銷售商。2016年2月,她在淘寶店開設“三明市小蜜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先后推出60多種農特產品。2016年4月,公司正式入駐寧化電子商務產業園。
隨著網絡銷售的擴大,楊琴英原本職業做婚介的工作重心慢慢發生偏移,賣農特產品越來越火,線上客商發展了幾千戶,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她沒有時間當紅娘了。
放棄婚介工作,專業做電商。為了更好地學習電商知識,楊琴英上網買了許多關于電商管理的書籍,研究如何經營網店。2016年,她報名參加縣商務局舉辦的電商培訓班,后被縣里推薦到三明參加集中培訓。
“2016年的雙十一,我一天就賣了3000公斤薏米!”楊琴英驕傲地說。這一年,她線上賣出寧化農特產品價值300多萬元,僅薏米就賣1萬多公斤,紅菇300多公斤。當然,也有遺憾的時候。有時一些客戶提出要大批量的東西,因剛入行手中貨源不足,因此錯失了好幾個大單。
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楊琴英的電商業務做得越來越大,公司現已發展20多個業務員和兩個售后客服,她成為縣里電商界躍出的“黑馬”。除了線上,辦公室里還設立了實物展柜,吸引客戶上門購物。
2018年2月,楊琴英正式注冊產品商標“陽鷺”。“每月網上下單600多筆,銷售額超過18萬元。”現在,她的產品除了銷往全國各地外,還賣到了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家。
建基地實現產銷雙贏
一開始,楊琴英主要銷售自家農產品。而后,在下鄉實地考察的她看到許多農戶因為產品賣不上好價錢而愁眉不展時,便開始收購他們的產品,幫助解決銷售難題,實現產銷雙贏。
寧化是“中國薏米之鄉”,淮土薏米具有“小、碎、粉、糯、香”等特點,是薏米中的上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為了讓客戶吃到優質的薏米,楊琴英走遍寧化的鄉鎮,貨比三家,織就了一張農特產品供貨網,擁有固定的供貨商,實現農特產品網上運營、下單、線下快速配送的運營方式,把土特產品以最快速度配送給全國各地的客戶。
公司實行“基地+批發+零售”產銷模式,與30多家農戶建立合作關系,擁有固定的薏米基地100多畝。依靠過硬的產品質量、良好的信譽、熱情的服務,淮土薏米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和買家好評率一路攀升。除了擁有固定的油茶基地,她也常收購農戶的茶籽進行加工,但從不收購成品茶油,她怕有人弄虛作假,損害消費者利益。
“我們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改進包裝,進一步將客家綠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提起今后的打算,楊琴英言語中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