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實現“無產變有產” “鄉村振興需要久久為功,我們用了近7年時間,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確權確股不確地’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推動產權制度改革突破重點,實現‘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無產變有產’?!绷稚隙氛f。 據了解,早在2015年,林上斗回村當選為半山村黨支部書記的那年,就提出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但遲遲不敢推動,“當時,我說要把土地整合起來、抱團發展,第一次開會,村民就反對,誤以為我要把他們的土地給‘沒收’了,連我母親也認為土地不是給個人就是‘沒收’,于是此事只能擱置?!?/p> 半山村面貌日新月異 半山村供圖 但當時半山村沒有村集體合作社,如何抱團發展?林上斗提議成立一個合作社,每個人繳納股金200元。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但一直到2017年,兩年時間才6位村民參加。 怎么辦?林上斗絞盡腦汁,最后決定自費三萬元從武夷山購買了十個竹筏,發展旅游產業。說干就干,當年“五一”開始賣票。見竹筏效益不錯,村民紛紛爭取加入合作社?!白詈?,全村一個不落地以200元股金加入了合作社。其實我并不是要大家的200元,只是想要大家有個合作社的概念?!绷稚隙酚眯牧伎唷?/p> 后續,半山大橋通車了,竹筏產業在2018年、2019年每年也有10多萬元的收入,目前已經分紅320元。 “大家200元的股金已經回本了,也就有了村民的信任?!币源藶槠鯔C,林上斗希望能繼續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2021年,半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半山村每一個家庭戶頒發股權證,共計239戶、1051股。拿著股權證,村民也就實現“無產”變“有產”。 半山村全景 半山村供圖 為什么執著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產權制度不改革,外面的資本想來投資卻不敢來,比如這100畝地要和20人簽合同,有一個人不肯就做不下去。還有比如說村里的土地面積很大,但是被承包的土地很少,這就會導致其他資源分配不公平?!绷稚隙方忉?,半山村采取的整村“確權確股不確地”方式,以人均平均耕地面積為一個股權加入合作社參股,用貨幣的形式(3.5萬元/畝)平衡歷史遺留的耕地面積大小不一問題等,探索實現“人人參與、一個不漏、同股同權”;“一年一動”根據人口數量進行“生增死減”,保持“確權確股不確地”的動態平衡。同時,進一步引導村民將閑置資產等入股合作社,如發掘古民居優勢,動員房主以老房子入股,按照“房主占股30%,合作社占股70%”模式發展民宿產業,三年以來累計盈利33.6萬元。 “當然,如果村民需要大片的土地去經營,繳納租金就可以。村民不繳納租金也可以,只要集體要使用土地的時候,隨時給集體就可以。”林上斗大力倡導“誠實為人、誠信做事、誠心相待”的“三誠”文化和“五個一”精神,即“一村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他相信,制度好,再加上環境好、民風好,企業也就自然愿意進來;也相信,有制度在,將來半山村依然可以走得更遠。 記者從尤溪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半山村開展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幾年來的不斷探索、深化、完善,圍繞“確權、活權、用權”,形成具有半山特色的“334”改革模式,并在全縣推廣,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坐竹排、觀鷺鳥、游半月島、看名木古樹……如今的半山村,因為有了“阿斗”書記確實變得更好了。曾經的“貧困村”“空殼村”華麗轉變,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文明村、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范村莊及全省金牌旅游村等,2023年9月還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典型示范村。 林上斗的努力也得到了認可。2018年,他榮獲全國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稱號,2019年被評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23年被評為“全國農業農村勞動模范”。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半山村轉變階段性成果的見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