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羅馬當地時間2月5日晚,聯合國糧農組織致函我國農業部,確認“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代表尤溪聯合梯田作為“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系統”四個子項目之一,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尤溪聯合梯田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從閩中走向世界的聯合梯田 金色梯田 劉建光 攝 千年智慧結晶 “眉毛丘,斗笠丘,青蛙一跳過三丘。”隆冬時節,站在尤溪縣聯合鄉的梯田田埂上,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稻田綿延悠遠,如詩如畫。千余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立體生產系統,成為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此前,聯合梯田先后獲評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美麗田園、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等稱號。 如果從唐開元二十九年尤溪建縣算起,尤溪聯合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考古資料顯示,聯合梯田周邊發現過3處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史記》記載,西周后期一部分越國人流散到尤溪定居,梯田雛形由此打下。 從唐代安史之亂開始,北方戰爭不斷,許多家族長途跋涉遷到福建躲避戰亂,尤溪人口不斷增加,梯田開發初具規模。宋元時期為規模擴張階段,北宋末期靖康之亂至元朝,百姓因戰亂南逃,尤溪人口穩步上升,梯田開鑿已十分普遍。到明清時期,尤溪人口急劇增長,平原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大規模向山上遷移并定居,梯田規模快速擴張。 聯合梯田是一個天然的水稻基因庫。經過祖祖輩輩民間引種,擇優傳承下高桿、珍稀水稻品種,至今保留有72個地方水稻品種、其他作物123種;這里也是重要的植物資源庫,現存野生植物67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這里還是珍稀動物的保護庫,現有野生動物16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 多樣的生態系統,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等,讓尤溪聯合梯田系統呈現出優美的立體景觀。隨著季節變化,聯合梯田呈現出多彩的時間格局,呈現出如詩的畫卷,令來自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 |
更多>>相關圖片